第三百一十二章 存留皆由太子一念而决 (3/4)
sp; “不是自己吓自己吧!”
年栋梁一边给沈叶递茶,一边沉声道:“太子爷,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“可是,我听一个在都察院的同年说,都察院里有人点了我的名。”
“说无论如何,都要把我贬黜出京师。”
“最好连我的功名也给摘了。”
年栋梁顿了顿,又道:“昨日都察院和吏部的人来了顺天府,听一个同僚说,问我的事儿最多。”
“连一些小事儿都吹毛求疵,紧揪着不放。”
“太子爷您是知道我的,我老年一直都是大事不糊涂,但是在一些小细节上,难免有所疏忽。”
“平时没人计较,可是,一旦有人拿这些做文章,可就麻烦了。”
沈叶看着年栋梁忧心忡忡的模样,笑着道:“这也算是给你提个醒,长个教训。”
“以后你的担子越来越重,小细节也得注意。”
说到这里,他朝着年栋梁道:“放心吧,这事儿我帮你问问。”
听沈叶这么一说,年栋梁脸上顿时如释重负。
临来之前,年栋梁就猜到了太子爷应该会帮他,但是心里终归不踏实,如今亲耳听到太子答应,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。
他郑重的道:“微臣一定谨记太子爷的教诲,绝对不会给太子爷丢脸。”
沈叶笑了笑,看似随意道:“对于任伯安的事儿,现在外面怎么说?”
“太子爷,说什么的都有,好多和任伯安熟悉的人都胆战心惊,唯恐自己上了他的《百官行述》。”
“不过,现在的任伯安也成了过街的老鼠。”
“听说,在刑部都没人敢和他说话。”
“微臣觉得,这个任伯安算是彻底完了。”
年栋梁说到这里感慨道:“也不知道他得罪了谁,被人这么整。”
沈叶淡淡的道:“自作孽不可活,你让人盯着点儿任伯安。”
和年栋梁闲聊了一番之后,沈叶并没有立即离开,而是在琴韵楼吃了一顿饭之后,这才回了毓庆宫。
而就在沈叶和年栋梁闲聊的时候,乾熙帝的手中,已经拿到了一份奏折。
奏折里详细记录了沈叶去索额图府里的情形。
记录这个过程的人身份也不低,所以对于一些事情,记载得很是详细。
只不过,因为赫舍里家的祠堂是个特殊的地方,所以这上面倒没有什么记载。
看到太子在赫舍里家的祠堂呆了半刻钟,乾熙帝朝着站在自己下方的赵昌道:“你觉得太子去祠堂,是光上了一炷香,还是见了一个人?”
见谁,乾熙帝并没有明说。
但是,赵昌心里却很是明白,他沉声的道:“据奴才得到的消息,当时陪着太子爷的,只有阿尔吉善一个人。”
乾熙帝沉吟了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