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轮胎现 (4/5)
“庄主这是在做什么?”
“车轱辘上套的黑色圈圈又是何物?”
“之前看到庄主在做那东西,我还以为是煎饼呢。”
……
一时间,布庄里的人,七嘴八舌的议论着。
大伙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前来围观轮胎的第一次落地试验。
第一位用上轮胎的客户,便是陈鹏发明的斗车。
“不行不行,太快了太快了,啊啊啊!”牛大力推着斗车,便下意识的用出以前的力道。
然而配备上轮胎的斗车,跑起来那叫一个欢快。
牛大力差点没刹住车,最后还是用的脚刹,才赶在撞墙之前,堪堪停住了。
大伙对牛大力的「斗车漂移」表演非常满意,纷纷拍掌叫好。
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
陈鹏优先改良这些生产工具,为的就是提高生产力。
无论是护庄队每日必修项目——砍伐竹子老树,抑或是如今多出来的往返阴山收集橡胶树汁。
乃至俘虏们每天都要干的脏活……晾晒臭臭,都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畜力来拉车。
陈鹏还专门让小铁匠,打造了一批四个轮子的板车,以适用各种搬运场景。
而随着轮胎的装备,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效率。
然而,轮胎的面世,也只是开发橡胶的次要项目。
陈鹏也只是看到手头上各种条件都满足,因而才优先把轮胎给造出来。
但随着橡胶的点亮,也就意味着活塞能够做出来——蒸汽机的技术壁垒之一,便不攻自破。
水力机虽然零成本、天然无害。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汛期也越来越近了。
一旦到了汛期,江边的水车就失去作用。
而且还要拆回来存放,否则汛期凶猛,被洪水冲烂还只是小事,被冲走才是麻烦。
因此,打造新的动力源,非常必要。
当然,蒸汽机的作用,远不止织布这么简单。
包括种田利器——水泥,也需要新的蒸汽机才能实现。
可是想要打造一台真正能代替水力生产、甚至能引发工业革命的蒸汽机,还存在着不少的难题。
而且以目前的条件,缺乏金属加工的精确工艺,想要做出蒸汽机,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。
陈鹏决定先放一边,得空就搞搞设计图,跟小铁匠科普一下蒸汽机原理,然后商讨如何加工出来。
但另外一件事情,是更为迫切的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臭臭劳作,俘虏们已经给陈鹏收集到了小山般的白色大宝贝——硝石。
如今硫磺、硝石、木炭,均已齐备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