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工程师 (3/4)
br />
以前马六哥几个,就曾经给地主老爷们做过水磨,里面就用到类似的木制齿轮。
其加工也很简单,只需使用凿子、刀片等手工工具,沿着设计好的齿形轮廓进行雕刻。
之后再打磨精细,稍加调试,确保齿轮的啮合和传动性能符合要求。
最后安装上机,涂上牛油,即可满足基本的机械传动需求。
还能通过手柄来控制不同齿比的齿轮咬合,以此来控制织力的大小、速度。
由此,便可生产出不同需求、密度的布种。
甚至还能控制齿轮脱离,以达到停机的目的。
织机方面,陈鹏则需将飞梭机爆改一番。
他增加了一个叫做综框的部件,用以控制经纱的升降,以此来代替人力脚踩的分离奇偶数经纱工作。
而不管是综框,还是飞梭,都需要用到一个自动化机构——双槽往复轮。
原理是两个相同的齿轮咬合在一起,那么齿轮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转动。
再在齿轮面打上两个铁榫,铁榫转动一圈,就会滑入中间的凹槽里,带动凹槽的轴体转动半圈。
之后,铁榫脱离,紧接着另一个齿轮上的铁榫滑入,再带动轴体往反方向转动半圈,如此往复循环。
陈鹏虽然不是机械专业的,但以前织布厂里的老式机器上,就有这些设计精妙的往复轮。
他只不过是织造业的搬运工罢了。
陈鹏前天已经试过机,虽然刚开机的时候有些坎坷。
但经过一番调试,在废了一堆麻纱过后,总算是能够正常织布了。
小铁匠忍不住感叹道,“说实话,当家的,您设计的这台机器,已经相当完美,您是想让小人来……?”
“不,还不够。”陈鹏摇了摇头,“你的第一个任务,便是调试这台机器。”
昨天游老仙来的时候,也只是因为突然看到新鲜物事,才这么惊讶。
若是细看,就会发现其实只是在空转。
因为陈鹏在等游老仙的棉纱到货。
普通的棉纱,附近的平安镇上倒也有得买。
但一来价格没有游老仙开出的相宜,二来……
说实话,在昨天交货收到货款之前,陈鹏已经濒临破产了。
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,而且书生队的训练,每天的食谱都是奔着营养和肌肉去的,很快就把陈鹏给吃穷了。
因而,利润更大的棉布,就便得更为迫切了。
而让小铁匠担任调试员的原因,自然是因为小铁匠毕竟是专业的。
犹记得之前马六和书生队他们,在做这台机器的时候。
陈鹏还得花费很多力气,跟他们科普什么是标准,什么是合规件等等。
想想都觉得窒息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