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章 首次军事部署,完颜娄室必死!赵构高出一百个李世民? (4/6)
/> 赵谌已踏出《战神录》最后一步,以身殉道。他追求的不是皇位,而是天道。
只可惜,这霸道的天道,终究吞没了他人性最后一丝温情……”
——黄大世《边荒传说》
“呵……”看着这几位武侠大师这一世,转眼就把自己写成反派的现实,赵谌只是瞟了一眼就不再关注,目光向下看去。
“近代文献,应该会好些……”赵谌看向下方浮现出的近代文献点评。
“赵谌陕西政权的短暂存在,是北宋灭亡后一次悲壮的政治自救。
其虽被南宋官方否定,却构成了宋金对峙初期北方抵抗运动的精神旗帜。”
——《历史大辞典》
“明太祖追谥赵谌为烈武帝,是对‘君王死社稷’这一儒家最高政治道德的肯定,也是对南宋初期妥协政策的一种隐性批判。”
——《明清政治符号研究》
“从‘僭逆’到‘烈武’,赵谌历史评价的演变,揭示了华夏正统观,在元明易代后的自我修正与重塑。”
——《华夏世界的记忆与遗忘》
“南宋初年,史书的篡改,堪称为历代最严重。高宗集团为维系其得位之合法性,系统性地污名化陕西义旅与赵谌……”
——《中国史学史》
“赵构之心,半是恐惧,半是嫉妒。
恐惧者,恐其侄凭借血统与军功,动摇其位;嫉妒者,妒其侄,竟敢行自己不敢行之‘战’字,反衬己身之屈辱苟安……”
——《南宋士大夫政治研究》
“将赵谌塑造为‘僭逆’,是赵构集团,构建自身‘唯一正统’的核心步骤。
此举不仅为对内镇压主战派提供依据,更向金人示弱,表明己方绝无复仇之志……”
——《宋金关系的研究》
“高宗对太子的迫害远超一般政治斗争,其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合法性焦虑。
因自身得位于混乱,甚至有金人赐大位之嫌,故对任何可能挑战其法统的先帝血脉,都抱有近乎病态的警惕与敌意。”
——《皇权的焦虑》
“还好,近代文献的评价还是公正的,”赵谌松了口气,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,暗道:“南宋之后,有人给我正名了……”
想着,赵谌继续往下看。
“这位陕西的‘悲剧太子’,其政治遗产,在死后数百年被重新启用。
明王朝通过对他的尊崇,巧妙地与更具刚烈气质的汉唐传统对接,以区别于软弱的晚宋形象。”
——《帝国之暮:宋元明转型研究》
看到这里,赵谌眼底露出不出所料的恍然之色,“果然是明这一朝……”
其实从朱元璋给自己追封谥号,他就有所预料了,现在看来确实如此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