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二郎巡游清河 (3/3)
张大户听了他母亲的这番话,心中感激不尽。张大户的母亲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,找了个媒婆为张大户买下了两个丫头。这两位丫头各位听众或许并不陌生,一个名叫白玉莲,另一个则是潘金莲。
白玉莲年方二十八,出身小户人家,生得白净娇小;而潘金莲则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,排行第六,人称六姐。潘金莲自幼便有几分姿色,最值得一提的是,她从小就能将小脚裹得极小。在那个时代,女子脚越小越被视为佳丽,因此她父亲便给她取名为金莲。
可惜的是,潘金莲命运多舛。她父亲早逝,母亲又没有父亲潘裁缝的那门手艺,家境很快便陷入困境。从九岁起,潘金莲的母亲将她卖入王昭宣的府中。
王招宣是一位高官,招宣是招、宣两地招讨使——官名。掌镇压起义及招降讨叛,军中急事不及奏报,可便宜行事。唐后期派朝官巡视地方,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。
潘金莲便在大官府中做了丫头。在那段岁月里,潘金莲学会了弹唱,王招宣闲暇时还教她读书写字。潘金莲天生性格开朗,机灵聪慧,虽年仅十二三岁,却已懂得描眉画眼,略施粉黛,且琴艺出众。此外她的女工针织手艺也极为精湛。
潘金莲不仅容貌秀丽,还精通琴棋书画,知书达理,能识文断字。她梳着小辫,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紧身小衣裳,模样俊俏至极。
十五岁那年,王昭宣去世,潘妈妈觉得金莲以后做不成小妾,便想将潘金莲从王府中赎出。她盘算着女儿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,又习得一身才艺,若能寻个殷实人家做正头娘子,往后便能衣食无忧。
然而王府规矩森严,赎身并非易事,潘妈妈为此四处奔走,变卖了家中仅存的几件旧物,又托了不少人情。
王招宣府看看潘妈妈可伶,答应让十两银子赎金莲出门,潘妈妈实在没有钱,王招宣府先让凑足一半赎金,余下的可在半年内分期交付。潘妈妈喜出望外,连夜赶回家中翻箱倒柜,又挨家挨户向邻里拆借,好不容易才将五两银两凑齐。
潘金莲离开王府那日,看着熟悉的朱门高墙渐渐远去,心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留恋,也藏着对未来生活的忐忑,不管怎么说,一家人团聚,以后就跟着妈妈好好过日子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