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万象台试炼 (4/6)
眼前的意符星海骤然收缩,化作一道洪流,涌入两人体内。并非简单的记忆填充,而是真正将这些规则碎片的“意”烙印在了他们的灵魂本源之中。他们对世间万般念力、各种规则的认知,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虽然距离创造法则还遥不可及,但至少在面对任何性质的念力攻击或异常现象时,他们都能更快地理解其本质,并找到应对或调和的切入点。
星光散去,两人重新脚踏实地,回到了万象台顶。他们的气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眼神更加深邃,仿佛能洞穿虚妄,直指核心。狼毫笔上的玄色纹路也似乎变得更加复杂灵动,与主人的联系愈发紧密。
第二重考验,“炼意”通过!
万象台中央,最后一道、也是最复杂的一道符文缓缓亮起,散发出牵引神魂的波动。
苍茫意念再次响起,带着一丝肃穆: “心意既明,可受最终考——炼神,合天地。引神魂入台心,感应洞天本源,若能承受其力,与之共鸣,便可获洞天认可,得窥平衡之道真谛。此关最险,神魂俱灭,只在一念之间。尔等,可准备好了?”
最终的考验,近在眼前。是获得终极力量的关键,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?
陈墨与苏清影调整着呼吸,将状态提升至巅峰,然后毫不犹豫地,将一道凝练的神魂意念,投向了那最后的符文中心。
神魂离体,投入那最后一道符文的瞬间,陈墨与苏清影感受到的并非冲击或撕裂,而是一种极致的融入。
仿佛一滴水汇入了无垠的海洋,一缕意识融入了亘古的星空。他们的感知被无限放大,突破了肉身的桎梏,与整个“水墨洞天”连接在了一起。
他们“看”到了构成洞天根基的、浩瀚无边的本源念力之海,那是由开天辟地以来、无数生灵心念最初始、最纯净的波动汇聚而成,色彩混沌却又蕴含着生成万物的所有可能性。他们“听”到了洞天法则运行的低语,如同天地呼吸,规律而宏大。他们甚至能模糊感知到洞天之外,那属于现实世界的、纷繁复杂的亿万心念,如同遥远的背景噪音。
这就是“炼神,合天地”——让自身神魂暂时与一方天地的本源意识相融合,去体会那至高的规则,去承受那磅礴力量的洗礼。
然而,这种融合既是机遇,也是致命的危险。个体的意识在这庞大的集体意识海洋中,渺小得如同尘埃。一个不慎,便会迷失自我,神魂被同化,成为洞天本源的一部分,肉身则沦为无意识的空壳。
陈墨坚守着灵台一点清明,默念《洞天寻踪》中记载的固魂法门,同时将自己对“守护”、“开拓”、“调和”的信念化作锚点,牢牢定住自身意识。他像是一块礁石,承受着意识海洋的冲刷,努力保持着独立的“自我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对天地规则的宏观运转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,自身神魂也在这种高压下被锤炼得更加坚韧凝实。
苏清影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。她的神魂如同最灵敏的探测器,并非硬抗,而是主动去理解、去解析本源意识海的流动规律与内在结构。她以惊人的洞察力寻找着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共存的可能性缝隙,如同在狂风巨浪中寻找相对平静的水流,使自身神魂能更稳定地“悬浮”于这片海洋中,汲取着关于念力本质、时空结构乃至因果联系的深奥知识。
就在两人艰难地维持着平衡,试图更深层次地感悟“平衡之道”时,异变陡生!
在那片代表洞天本源的、混沌色彩的意识海洋深处,他们同时感觉到了一股不和谐的冰冷潜流!
那潜流灰暗、死寂,与周围生机勃勃、蕴含无限可能的本源念力格格不入。它如同一条狡猾的毒蛇,悄然侵蚀着本源之力,所过之处,那些活跃的念力光点变得黯淡、僵化,最终归于沉寂。这股力量的性质,他们再熟悉不过——
是“玄”!归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