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天下何处可逃元 第九十七章生路 (2/4)
nbsp; 只要不逼得极点,是没有想过反抗的。
对元朝的统治,他们不愤怒吗?不怨恨吗?自然是怨气滔天,但是与能活下去相比,一切都可以放放了。
“事已如此,木已成舟。”虞醒淡然说道:“说这些有什么用?你们可以与鞑子讲理啊?”
与不同的人,就要用不同的办法沟通,与这些百姓说话。什么大道理,都没有用。
只有从切身利益出发。
虞醒目光扫过这些人的脸,一个个恐惧,担忧,愤恨的脸。
虞醒叹息一声,
“其实就算没有今日的事情,你们在鞑子麾下就有生路吗?”
“各家嫁女,必先送之鞑子。”
“鞑子但死一人,周围百姓皆问斩,汉人为鞑子所杀,不过羊马之价而已。”
“至于其余部位,有辱斯文种种,需要我一一说明吗?”
“一刀下去,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,是一种死法,断刀钝刃,日日折磨,难道不是一种死法?”
“是我断了你们生路?还是我汉人在鞑子治下,本就没有生路。”
随着虞醒的话语,这些脸都变成无奈苦涩,甚至有人呜呜哭起来了。
不是虞醒说的不对。而是虞醒说得太对了。
很多时候,人们其实并不愿意真的去想一些残酷的真相。而虞醒就是用最惨烈的办法提醒他们。
“上官,你到底想怎么样?”老者摇摇晃晃的站稳了。
“我要给你们一条活路。”
“在宜宾难逃一死,但是离开此地往南,群山之中,有一些平原,足够开垦良田,安居乐业。”
“到了哪里才能活下去。”
此言一出,倒是议论纷纷。
“上官,往宜宾往南,不就是石门道通云南,那是鞑子云南行省,哪里有地方让我等容身,”
“我们好不容易在宜宾有一些家当。这就弃了------”
一时间说什么都用。
有一个好消息。
那就是百姓对于迁徙的抵抗并不大。
这也是因为几年前,宋元征战,鞑子几乎将能抢的地方都抢了。而这座宜宾城,早十几年就被宋军主动放弃了。因为守不住,而今的百姓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。
百姓被折腾来折腾去,已经习惯搬来搬去了。
虞醒咳嗽一声,压下这些声音,说道:“世界上自然没有什么桃花源,山中盆地固然是有的,这一件事情我无须骗人,也骗不了人。只是,到了那边,我还有授田------”
“授田”这两个字一出,无数人精神起来。
郭汉杰一直微笑的脸,忽然一僵。随即更努力地笑了,心中暗道:“完了。这虞醒好生厉害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