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十九章贤臣与小人 (2/4)

nbsp;“行善政,遵礼乐之教,选贤士大夫秉政,与民休息,罢严苛之税,罢大役,罢士民之征。”孔沐大声说道。

    这一刻,他充满了使命感。

    他看见,无数人在矿山辛苦劳作。以至于矿难频发,死伤无数。

    他看见,无数人在山中开路。这虫蛇遍布,瘟疫频发。

    他看见,无数大臣参与糖业,赚得盆满钵满。但是很多百姓,却瘦骨嶙峋,在管事监督之下,冒着列日砍甘蔗。

    他看见,无数士卒在军营中,白发苍苍,回头西望,归乡不得,涕泗横流。

    这就是一样东西,不同人看了,就有不同的感受。

    矿山工作固然辛苦。但问题是,矿上给钱啊。矿难数量也不少,但因为现在科技很难向地下深挖。故而一般是砸死几个人。不会出现一下子死几百人的大规模矿难。

    矿上死人自然是真事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解放前很多时候,人均寿命不超过三十多岁。

    不上矿,没工作,更会死。

    开山修路,自然有伤亡。但与矿山一样,除却一些俘虏之外,都不是强制的。

    是雇佣制。

    工人们也抱怨,他们抱怨大多是工资低,而不是差事。

    如果真罢免了大工。云南经济立即出现问题,这些人不干活了,就有别的活吗?没有。只会成为农业的隐形失业人口。更会拉低其他部门工人工资。

    毕竟少府,工部修路工资固然低,但稳定。雇佣人数大。成为了各部门招募工人的底线。一般来说,谁招募工人,还没有修路工钱高。人家都不干了。

    一旦没有了这些工程。

    云南经济被打击成什么样子就不说了。

    云南百姓工钱必然大打折扣。不是五折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至于糖业上,各级权贵分润。

    虞醒也知道,这事情不好。但能怎么办?

    虞醒是一个人。他做的事情,是要一个阶级去推动。

    比如这甘蔗田,虞醒如果用行政命令去推行,不知道下面做成什么样子的。但是而今因势利导。从去年开始,甘蔗田的数量很就增加了数十倍。今后增加的数量更多。

    已经有云南人主动去西海路种甘蔗了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云南权贵大多在西海路都有封地。这些权贵对西海路不熟悉,固然能写信给陈河让照顾,但也不能事事走上面的关系。只有在昆明招募人手,派过去做管事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西海道汉化的程度也在一步步加深。

    而那些在甘蔗田里面砍甘蔗的百姓,是很辛苦。但问题也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不砍甘蔗就不辛苦了吗?

    事情相反,土司们对自己领地百姓的残酷,很多是难以用言语表明的。甚至可以说,正因为有这么多甘蔗要砍,才有很多能够活下来,能够多吃几顿饱饭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糖业对云南财政的好处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火影:平民终成忍界之神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
相关推荐:
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