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四十二章微妙的局势 (2/4)

子的。从别人那边听来,自然觉得,这也有理,那也有理,但是两者矛盾,那个真有道理?

    铁穆尔就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“贼人火铳兵,最重阵列。对阵列的看重,天下无出其右,我甚至听说,即便军中行走,也必须三人成列,两人成行。其实不过是一种强化阵列意识的手段,比如让将士们明白,在阵列中,他们才有安全感。在战场上,如果一定要死,一定要列阵而死,因为这是死得最慢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有了战马,也不应该让火铳兵们放弃这种训练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铁穆尔拿着一根火铳,说道:“李大人,这火铳不能在马上射击吗?”

    “不能。太长了,在马上不方便携带,更不方便射击。马不过是增加移动速度,到了战场,还要下马列阵。将马放在阵后。”

    铁穆尔也尝试了一下,火铳长一米二多,加上刺刀,几乎等人高。在这个时代,云南士卒的平均身高,在一米六左右。

    在马上即便去了刺刀,也很难稳定瞄准射击的。火铳的准头,本来就不准,然后再不能拿稳,那更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。

    “那骑兵不能配这个吗?”铁穆尔拿出一根手铳。

    手铳作为一种防身武器,甚至可以说一种装饰品。在大都已经流行开来了。毕竟蒙古以武立国,大部分蒙古权贵,不管能不能领兵打仗。都对武器感兴趣。

    这种火铳能够随身携带,还有一定的威力。自然更感兴趣了。

    “太贵了。”李恒叹息一声,说道:“殿下有所不知,打造这样一柄手铳,不比打造一柄火铳的难度小。而大都炮厂工匠实在有限,用了一年多的时候,才算是筹齐这些火铳。想要大量装备,不知道什么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李恒也难免有阿术的疑问。

    在万劫之战中,李恒事后总结,云南方面最少装备了五六万杆火铳。但是现在大都炮厂,已经是集结了全天下的能工巧匠。有数万工匠,但每年才产出这么点火铳与火炮。

    而贵州之战的时候,云南还没有火铳,最少没有大规模装备。

    贵州之战与万劫之战间,也没有隔多少时间。

    云南就弄出来这么多武器。

    这样一比,元朝举国之力,居然比不上弹丸之地。

    这让李恒实在是难以理解。

    铁穆尔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:“为什么不多派一些人打造,那样不是可以更快吗?是不想吗?”

    李恒怎么不想?

    做梦都想。

    但各种因素凑到一起了。

    真金监国,厉行节俭,休养生息。压缩了军费开支。

    郭守敬改进了很多东西,但是武器的生产方式,还是手工生产。这火铳也是很危险的。一个打造不好,就会炸膛。故而能够打造火车的熟练铁匠的数量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对铁的需求增多。而铁增产,也是非常困难的。

    总之,无数问题结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这让李恒怎么回答?

   &n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大家都是邪魔,为何你法天象地 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东北修道三十年,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
相关推荐:
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