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教育经费 (3/4)
谢枋得最担心的,不,应该是整个宋朝士大夫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武夫乱政,谢枋得内心深处也是担心的,不过因为眼前的局面,不奋起反抗,就最后一点余火都不留了。
所以很多事情都容忍了。
但是等天下太平了,有机会对武将动手,谢枋得也不会手软的。
但那是最坏的结果,谢枋得内心中也想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,让将领能为朝廷所用,而不是造反。
而虞醒这个计划,是军队正规化一部分,但也是加强虞醒,或者说朝廷对军队影响力的一环。
从这一点上,虞醒与谢枋得的想法,有一点的相同之处。
政府领导军队,而不是军队领导政府。这是虞醒的原则。只是虞醒从来没有像谢枋得将军队当贼来防。
“殿下英明。”张万也说道。
张万所想的却是军队体制。
底层将士由枢密院直属几大训练营出身。而中层将士是军中挑选后,进入讲武堂学习。而高层将领,要回到讲武堂任教。
军队教育体系。对战斗力的加成。
张万是有感觉的。
一直以来,汉军的兵员素质都在水准以上。而且各部相对平均。并没有那一支军队在战场表现非常拉胯。
真正为他们兜底的,并不是某些将领的素质,而是训练营体系。
毕竟,将领素质这一块。汉军也是这一两年才慢慢追上来的。
而今讲武堂一出来。张万预感到军队的战斗力,会有一个加成。
“那培养会计,也好一个专门大学。成立云南,交州,西海三所大学。首先建立政法,会计等专业。为政府培育吏员。”虞醒说道:“从今天开始,朝廷取士,当以两道并取,一是科举,另外就是公考,一为官,一为吏员。”
本质上,虞醒还是更倾向于公务员考试的。然后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的官员。
但科举有他的必要性。与不可取代性。
科举不仅仅一种取士制度,也是一种凝聚人心的体制。有科举与没有科举,对士大夫的吸引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在云南没有夺得天下,就有与大都争夺士大夫之心的必要。科举是万万不能取消的。
但也有很现实的问题。
虞醒所能走的道路,就是一个大政府的路线,朝廷对各方面的管控会越来越多的。所需要的人员,也就越来越多了。
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补充制度而存在。
“除此之外,天下各府都要建立府学,建成社学,府学,大学三级制度。”
社学这一件事情,虞醒早就让谢枋得推行了。至于推行的怎么样?虞醒没有问,但想来,也没有到哪里去。
毕竟,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钱的。
朝廷前些年的经费,都用来打仗了。没有投入钱财,怎么可能会成果?
这一笔钱本质上,就是弥补之前教育经费上的亏空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