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交趾设省 (3/4)
好。
首先,对于兵权,直属中央不说。枢密院下辖各司,统一的训练教材,统一的军官体系,军,团,营,三级军队有大量副官。几乎能管到都头一级别。
再加上战法革新。军队需要大量的火药维持战斗力。没有火药的军队,还不如老百姓的。
这种情况下,兵权稳定了。
而地方体制这种分权制衡,更是精妙。
设副职不稀奇。宋代就大量设副职,是为冗官。同知这个官职,就是在宋朝大量发展的。成为知府专门负责某一方面的副职。
虞醒精妙之处,就是将下面的副职与上面连通了。
如交趾御史,他的上级是御史台。掌握他升迁就是御史台。他就有底气硬怼交趾巡抚。
这就有一个问题了,那就是条的权力大,还是块的权力大。
在谢枋得看来,这根本不是事。需要谁的权力大,谁的权力就大。比如要下面不惜一切代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自然块的权力大。
但是觉得地方势大,有失控的风险,条的权力就大了。
这就存在一个动态博弈。
这种博弈存在,才是谢枋得觉得最精明的地方了。
很多制度钉得丁是丁卯是卯,看似非常完善,但实际上,根本不能执行。就是机器加工也需要留一些误差值的。
这种余地,才是真正政治家精妙之处。
不过谢枋得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。他说道:“臣以为陈国安劳苦功高,可以任云南巡抚。谢翱于仰光府,供应前线粮草,大有功劳。可以就任交趾巡抚。”
虞醒一愣,看了一眼陈国安。
却见陈国安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。
就知道,他对这个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这大概就是陈国安与谢枋得勾兑的结果。
云南巡抚的权力大吗?
名义上很大。
但实际上不会太大的。
之前政事堂直接管理八府,将来即便有了云南巡抚。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。云南巡抚恐怕更多是一个虚职。
但是陈国安要的就是这个。
陈国安很明白,自己作为降臣,很难一下子窜上去的。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一个好位子,虚职也行,好好的坐上几年,适应云南的环境,同样也让人忘记自己的降臣的身份。
云南巡抚这个位置就很好。
云南巡抚的权力大规模被中枢侵占是事实。但是云南巡抚,同样也是仅次于各部尚书与政事堂门槛最近的官员。
自古以来顺天府尹都是高配的。云南巡抚固然没有权力,但地位上却是天下疆臣之首,谁也不能越过他。
陈国安到了昆明之后,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权力的。因为他还是安南地方派系的首脑,很多事情都要与他勾兑的。
也不用担心,完全做冷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