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火箭对火炮 (3/4)
这不怪鞑子船只质量不行。
质量这东西,从来是相对的。
鞑子造船的时候,可从来没有想过要面对火炮轰击。
从船只设计上,就没有想过有这样的功能。
更不要说,鞑子造船并不是如虞醒一样,组建了一造船厂。从伐木到造船,一个流水线体系。鞑子造船是从上面往下面摊派的,比如大都决定要造一百艘船,然后分配下去,两广多少,浙江多少,山东多少。
浙江领回去,也不会搞一个造船厂,而是分配杭州多少,宁波多少,温州多少。
具体到杭州,杭州一般就是分给下面县。
就这样层层摊派,到了最后某一个村,必须交给官府一艘船。
几乎是白干那种。
老百姓自然是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。只要不沉到大海上就行了。指望他们造的船,能给鞑子带来意外惊喜,做梦去吧。
其实这一批水师船只,大多是征日船只过来的。
历史上,征日那一批船遇见台风是什么表现-----全部沉了。
也就很能理解遇见云南火炮他们什么表现了。
双方火箭与火炮的对轰,很快就分出胜负了。
一连沉了几十艘船。
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很恐怖了。
远远超过了赵文的预计。
之前虞醒做过测试,想要击沉战船。只有两种可能,要么就打出的洞太多,进水太多。以至于船只无法支撑。
要么就对船只造成结构性损毁,什么结构性损毁,一炮将龙骨打断了。整个船都变成两截了。
但是想做到这两点都很难。
前者,火炮虽然威力大,但炮弹其实并不大,也就比寻常铅球大一点,打在木板上,一个洞能进多少水?除非中炮多了,几块船舷破碎了,还能进水多一点。
但中国船是有水密舱的。
抗沉性是相当可以的。
这就造成了,即便打了一下午,中了上百炮,船上的人都死光了,船还在水面上浮着。
至于一炮打断龙骨,那更是小概率事件。龙骨在船底,炮弹打在船上,一定会改变弹道的,这种情况是不可控的,都是运气。
只能说,元军船只质量太过低下。
这一战,算是露了底裤。
如此战况,解诚看得冷汗直流。
一方面,他对这种战法感到迷茫。
火炮从辅助武器转变成为主战武器,几乎修改了整个战场规则。让他这位老将,感到无所适从。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另一方面,他再为自己性命感到担忧。
他可是知道。阿术就在升龙城中观战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