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太平江口之战 (3/4)
样做才奇怪。只是双方在思路上有极大的区别。
虞醒是将火炮作为主战武器。
船上最多的就是炮手。
鞑子却是将火炮作为弓弩的替代品。每一艘船上的火炮并不多。一方面是元军火炮数量远远比不上云南,另外一方面,元军遇见了虞醒一样的问题。
当船上火炮开火的,给船只带来极大的后坐力。
这个后坐力不仅仅是对甲板的,也体现在对船只重心的偏移,虽然不至于一开炮,整个船翻了。但是在航行的时候,总不是好事。
面对这样的问题,虞醒的解决方案是,重新造船。
用新船来搭配火炮。而元军的解决方案是,少装火炮不就行了。
所以,刘垣部下船只不少,但是一次只有十几门火炮轰击,固然是方位问题,但是也体现出了火炮数量,一艘船上最多两三门。
就在炮声响起的时候,一道黑烟也在远处升起。
刘垣一愣,心中暗道:“这群贼寇,还有同伙。”
*******
十几里外的海湾中。
这里距离太平江战场并不远,能够听到炮声。
只是因为地形的分割,让鞑子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这里。
此刻看见黑烟升起。
苏景由一声令下,几十艘船飞快升帆驶出。
扑向元军船队。
与陈国峻面对的战场情况,截然不同。
元军船队是非常长。一部分已经在太平江中,一部分还在海里。苏景由所面对的就是这些还在海里的船只。双方的画风就与元军与陈国峻交战的画风不一样。
双方船只靠近,弓弩射击。各种宋朝的火器。
比如,火箭。
箭头上有火药,点上射出去,会爆炸。
铁火炮。名为火炮,本质上,就是手榴弹。点燃之后,扔到对面船上。
火罐,霹雳炮等等,都是类似的东西。
当初,虞允文大破金朝水师,让南宋转危为安。
就大量使用这样的东西,宋朝与金朝,元朝的水战中,都有火器的参与。
甚至就火器使用上,水师要比陆上更容易接受。
原因很简单,水战更多是以船为单位的攻防。几乎类似于守城战了。对武器的重量,要求不高。
毕竟,没有要求单兵携带。都是在船上的。
比如铁火炮,这样类似于手榴弹的爆炸物。在军中使用非常难。因为火药填充多了。投掷威力不远。会炸到自己。火药填充少了。扔得远,又没有威力。
所以,宋朝才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。比如给火药里掺杂其他东西,比如砒霜。让爆炸后有毒烟,来增加杀伤力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