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五十五章赵忠之行 (1/4)

      第五十五章赵忠之行

    佛门需要一位阿育王。

    两国高僧对汉王期望很大。

    如果汉王能力大一些,他们甚至想引汉王到两国,维系佛法传承。

    如果不成,也希望将来两国有变。佛门能传承不变。

    所以赵忠在两国的活动一路开绿灯。

    云南与两国的商贸迅速达成协议。

    毕竟,回回之所以能迅速在两国站稳脚跟,本质上就是在于回回人在海上的优势越来越强大。从大都到印度,到埃及。都是回回人的天下。

    汉人商人,印度人等各方面参与者,都在出局。

    只是,赵忠看过两国需求之后,有些挠头。

    两国第一需求是丝绸。

    云南并非不产丝绸。

    但是云南丝绸产量比之江南,差太多了。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。赵忠之行,为云南商品打出了效果。更是用铜钱在印度大采购,购入了很多印度的棉花,糖。等等物资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战争,这一条商路的打通,是很有效的缓解,云南内部的通货膨胀的。奈何大战一起,滇西一条路都满负荷转运军需物资了。很多商品都堵在路上了。

    赵忠第二次出行,就是沿着中南半岛南下,先到了三佛齐,也就是旧港。

    此刻的三佛齐已经到王朝末期。三佛齐面对爪哇的崛起苦苦支撑。

    不过,大宋这面旗帜在南洋是非常好用的。

    因为南宋末年,财政大部分靠海上贸易,所以南宋与南洋各国的关系十分非常紧密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南宋对外平等外交。很多国家对南宋灭亡是很惋惜的。

    毕竟南宋官僚大抵是窝里横,他们更多是收税。没有主动参与海外贸易的动力。至于参与海外贸易的商人,他们其实得不到南宋朝廷的支持。在外面也硬气不起来。

    整体上表现出,比较公平。

    但是南宋灭亡之后,蒲家垄断了整个南海贸易。蒲家的作风与南宋朝廷截然同。

    蒲家与蒙古朝中的回回集团联合起来,说是蒲家垄断了海上贸易,其实不是,是蒙古很多权贵在里面都是有份子的。每一个蒙古权贵身边都有一个色目人理财。

    这个色目人对外投资,做生意。回报主人。

    阿合马忽必烈没有登基之前,就承担这个职责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元朝对外贸易的作风,就可想而知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忽必烈晚年屡屡越海征伐的原因。

    因为忽必烈想得到远超过南宋的海上利益。

    而南洋各国都不是傻子。这种情况下,他们对蒙古人是什么心态,也就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中国的商品不具有可替代性。

  &nb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东北修道三十年,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火影:平民终成忍界之神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
相关推荐:
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