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九十三章滇西道 (2/4)

p; 南庆知府田景仁在码头欢迎。

    田景仁的能力是相当可以的。

    大半年的光景,南庆府比起之前,又繁华多了。

    作为云南与西海的联系的交通枢纽,西海道安定,对南庆府来说太重要了。虽然说从南庆府向西,也能到天竺,但是山路艰难,人马难行,而顺流之直下,就不提云南与西海之间的贸易需求,单单说从云南的货物从仰光出海到印度,虽然绕了远路,综合成本反而更低。

    这种强烈的需求,让南庆府比之前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是一个经济转向的问题。

    在南诏大理时代,两国都以滇西为根本,甚至统治过南庆府这一片区域,留下了不少遗址,但问题是,南庆府对南诏大理来说,不是核心地带。到了元朝手中就更是如此了。

    就算不提战乱问题。

    元朝更希望云南经济与中原更近,而不是与缅甸方面亲近。

    再加上山路问题,双方近在咫尺,贸易量也上不去。

    而到了虞醒这里,却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甚至从云南整体版图来说,南庆府才是云南的最中间的位置。

    往东到昆明,往南到仰光,路程上相近。

    云南内部物资贸易的需要,就足以支撑起这一座城市成为一座经济重镇。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会越来越繁华。

    其次,才是田景仁的治理,田家对此地的投入。

    下船之后,田景仁对虞醒汇报南庆府的种种。

    总体上来说,田景仁在南庆府就做了三件事情。

    安抚诸夷。打通商路,开垦土地。

    安抚诸夷就不用说了,整个安庆府,其实也就安庆府城与沿着大金沙江附近的河谷地带,被南庆府直接管辖,其他地方都是诸夷的地盘。不安抚好,就不用做别的了,天天平叛吧。

    而打通商路,本质上也是安抚诸夷的手段与目的。

    商路一通,百业受益。各部落指望商路吃饭,自然不会跟南庆府作对,有了利益共同点,再做一些其他工作。很多事情也就好办多了。

    而开垦土地,固然是田家要在南庆府立足的需要,也是南庆府繁荣的需要。有很强的利益驱动。

    南庆府人多了,粮食需求等一系列需要就上去了。当地种得粮食就有需求了。更不要说,虞醒人为的制造了一个高粮价区,也就是独龙雪山以东,永昌,大理,昆明等地。

    高粮价用助于民间从缅甸运粮食到昆明来卖。节省了官府运力。

    但是真要计较的话,蒲甘的粮食还要经过一道水运。而南庆府的粮食却只要翻过雪山就行了。

    利润最高。

    而南庆府虽然不能与蒲甘沃野千里相比,但是大金沙江与支流的河谷地带,也足以开垦出上好的水田。

    这种利益驱动之下,南庆府开垦耕地的从民间到官府都是极高的。

    “南庆府有什么问题吗?”虞醒问道。

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东北修道三十年,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火影:平民终成忍界之神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
相关推荐:
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