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惟伏陛下圣裁 (3/4)
p; 但是能甩的时候,也是要先甩为敬。
忽必烈沉思片刻。云南在他内心中的分量又加重了。
忽必烈问道:“真金,你怎么看?”
在座都是聪明人。
忽必烈连续几次询问,却不置可否,已经表露出一些态度了。
对这些答案都不是太满意的。
那么忽必烈满意的答案是什么?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真金心中思忖片刻,说道:“儿臣,不知道如何决断,惟伏陛下圣裁。”
真金的心思从来没有变过。能不打仗,就不打仗。
倒不是真金不敢动武,其实真金作为蒙古人骑射水平也不错。而是他觉得,现在打仗太多了。到了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了。
但是他知道这个答案,忽必烈决计不会满意的。
即便忽必烈告诉了真金,蒙古人的法统所在。
但是真金内心深处还是不认同的。
很简单一个原因,蒙古人的法统是建立在蒙古人的武力上的。
而大元朝这些年武力蒸蒸日上,不代表蒙古人的武力一直在走上坡路。
忽必烈自己是如何夺得大汗之位的,就是率领汉军击败了阿里不哥。
当然了,各地蒙古王公麾下都各地军队,比如西域蒙古王公,麾下都成建制的阿拉伯军队,这很正常。但是没有谁麾下军队比例中,同一民族占比这么多。
如忽必烈麾下的汉军。
最近这些年忽必烈的武功赫赫是建立在大量北方汉人军队上的。
如果按忽必烈的说法,终究是以武力决定统治,那么面对蒙古人武力下降,汉人武力增加这个趋势,该怎么办?
必须用其他办法来解决法统问题?
只是,真金知道他说服不了忽必烈,说了还不如不说。
见真金如此,忽必烈心中冷笑。
知子莫若父。
真金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。但在忽必烈面前,如明镜一般,看得清清楚楚。
这也是忽必烈对真金失望的原因。
真金有不同意见,与忽必烈争辩,忽必烈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。他也愿意纠正真金的一些想法。而今真金对自己什么也不说,是想做什么?
“莫不是在等我死?”
等忽必烈死后,他真金继承大统,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。
一想到这里,忽必烈就不舒服。下意思看了一眼角落里的脱欢。
脱欢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,每一个人说话,他都听得很仔细,而且注意观察主要人物的脸色,揣摩他们的心思。
身为皇子,有些东西是不用教就会的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