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缅甸风云 (2/4)
/> 从虞醒的角度来说,这明显不划算。
虞醒已经开始着手对用钢铁铸造火炮了。如此一来,去除这个用铜大项。大部分用来铸钱。是明显过剩了。
虞醒自然要将人力物力转移到其余部分中。这也是他从矿工上转移出一些人去修路的原因。
对虞醒来说,在云南花钱,他从来斤斤计较。原因很简单,他要控制通货膨胀,投入多少钱,投入多少产品,如何维系物价。
这一件事情,对虞醒来说,也是一个新课题。
云南经济系统,对虞醒来说,简直是大型的经济学实验场,是不许出错的那种。
虞醒也不是学经济学的。经济学那能叫科学吗?
但是将钱花在鞑子疆内,他眉头也不眨一下,按照他生产工序搞出来的铜钱,成本比铁贵,那是铜矿冶炼要比铁矿麻烦一点。整体上来是,一百万贯物资兵器,换算成投入,大概也就是几万石大米。
对虞醒来说,那都不是事。
而且虞醒自从了解元朝中统钞体系之后,虞醒就一直想给元朝境内,大放水。不,大放铜钱。
能采购物资最好不过。但是云南与大都之间的关系,让云南很难在元朝境内大规模采购物资,现在砸钱给义军也是一个办法。
这钱总算是直接流通到元朝境内了。
不晓得,阿合马知道虞醒心心念念,要替他理财,是什么想法。
“殿下,还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安南的问题。”李鹤说道:“我已经在安南打听过了,安南各方对我们借道支援中原义军,有两个不同的反应。”
“陈国峻竭力支持,但是要我们交保护费,凡是过境物资,他要抽一成。”
虞醒听了微微摇头。
他了解陈国峻。
而今陈国峻已经做出了判断,那就是安南与大都必有一战,无非早晚。
既然如此,陈国峻现在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幻想,一心一意,备战。
支援中原义军,对安南有利,但没有直接利益。
而安南备战所需要的钱粮,根本是无上限的,想从中雁过拔毛,也是正常。
“其他人是怎么想的?特别是陈庆余?”
“这位的意思是,不想让我们借道,怕出了岔子,惹鞑子震怒。”
虞醒微微一笑。
“做了初一,现在怕十五了。”
云南与安南的盟约达成,双方已经是事实性的盟友了。虞醒从蒙古人哪里缴获的战马,都已经在安南了。现在才想起怕蒙古人报复,岂不是太迟了?
木已成舟。
安南如果反悔,局面只会更糟糕。
不仅不会得到鞑子的谅解,还会与云南交恶,孤立无援。
所谓见小利而忘大义,就是如此。
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