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三十二章别君去矣 (2/4)

nbsp;汪元量摇摇头说道:“我知道你想什么?别想了,鞑子天牢,距离皇宫不过一里路,你能打破天牢救文丞相。还不如直接刺杀忽必烈。”

    汪元量起身行礼说道:“属下汪元量拜见李机宜,此去大都,机宜还有什么交代的。”

    李鹤一把搀扶住,说道:“好。今后就是自家兄弟,你在大都前几年,什么都不要做,只需收集大都情报就行了。我会派人去与你接头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有人向你请教王之焕的凉州词。你正常传授,他会说错了。是:黄河远上,白云一片,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,杨柳春风,不度玉门关。”

    “机宜好才情。”汪元量忍不住说道。

    李鹤说道:“这是殿下私下改的。是殿下好才情才对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数日,李鹤又对汪元量进行了紧急培训。

    古代情报工作,固然没有现在间谍那么复杂,但也有很多忌讳与注意。

    比如,什么样的情报更值得关注,什么样的情报不值得关注。

    李鹤告诉汪元量:“其实最重要的情报,反而藏在不起眼的内容中,比如天气,粮食价格,中统钞的价格,乃至于大都衙门公布的各种告示。所以,你收集情报最佳掩护就是写日记。”

    “写日记?”汪元量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“你看过《容斋随笔》吗?”

    “听过大名,无缘一见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按照这个格式,每天记录就行,即便有人发现了,你只说是自己的癖好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,我想也没有人会翻看你好几年的日记,去找其中违禁的东西吧?”

    其实这个思想是虞醒告诉李鹤的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代情报传递的滞后,几乎可以肯定,当一分情报传递到云南的时候,已经过时了。

    也就说一般的战役级别的情报,因为时效性的原因,根本没有丝毫价值。所以情报要关注的不是哪些机密的情报,反而是那些不机密的情报。蒙古王公贵族之间的矛盾与关系。

    这些情报在前线将领分析对面将领的时候,就有的放矢的。

    虞醒之前的对手,如赛典赤,汪良臣,阿里海牙,这些人都是长期与宋军作战,所以李鹤对他们很熟悉,找情报也很容易找。但是如果下一次大战的时候,忽必烈忽然调了一个西域出身的将领,从来没有在南方打过仗的将领怎么办?

    就需要提前下工夫,比如元朝中统钞发行的很多情况。

    这些就算不是公开,也很容易能打听到,而且整体趋势很难更改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报,在云南做战略判读的时候,才是最有用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报,也不会有什么时效性,一年如此,两年,三年大概也是一样的,因为从中统钞出生那一刻,就有那一天。这是整个元朝的政治经济基础决定的。

    汪元量将这些内容死死的记下来了。

    只是汪元量不知道,他这一记不仅仅给云南一分详细大都情报,也给后世留下一分非常有用的史料。

    盖因汪元量唯恐有些东西,自己分析不出来,但对云南是有用的。

    所以他写日记的时候,事无巨细。不吝笔墨,平均每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东北修道三十年,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火影:平民终成忍界之神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
相关推荐:
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