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祥兴四年 (3/4)
。虞汲真成为了谢枋得的副手了。
谢枋得自然有意与枢密院保持距离。
否则,军政一把抓。谢枋得你想做什么?
不过方和说得也是事实。
只要是南宋来的武人,只要不是太鱼腩,都会进入升官的快车道。
这就是云南政权的本质。
方和自然要抱着大腿。觉得能沾这位赵大哥的光。
********
祥兴四年正月初一。
虞醒还在路上。
到昆明的时候,已经出了初五。
按照惯例,衙门已经放假了。
整个昆明都松弛起来。
各部门除却一些基本的维持人员,很多人都放假了。
连军营都空空如也。
祥兴三年的种种不危机,在此刻都化作新年的欢声笑语。唯一让虞醒熟悉又陌生的是,少了一些鞭炮的硝烟味。
火药是整个云南都紧缺的东西。
火药有两大用处。
第一自然作为武器,不管是前线各种火药武器,还是作为制胜依仗的火炮,都离不开火药。
第二,就是开山采矿了。
虞醒能加快开采矿山的速度,最大的原因,是大规模是用火药开矿,其用量甚至是前线的数倍之多。毕竟,开出的铜矿石,经过一系列流程下来,就成为了铜钱。
成为了战争经费。
财政血液。
而这一系列工序中,最危险,受到限制最多的地方就是开矿。
没有蒸汽动力的情况下,开矿无非是将矿石炸碎,人一车一车的搬运出来。即便加上轨道,整体效率也是相当有限的。
增加开矿效率的办法,自然是多上人,多开山,多用火药了。
云南各方面物资紧缺很多。但最紧缺的就是火药。
自然没有火药给民间使用。
更不要说,民间大规模使用鞭炮,其实是宋代才开始的。而云南更多方面继承唐代的文化。对这方面的需求也不多,虞醒还看到很多人门前,大片大片竹子灰烬。
竹已为炭,仍见其节。
这大概就是真正的爆竹。
虞醒回家之后,仅仅与张云卿吃了一顿饭,就召见王四端,奢雄,谢枋得,虞汲,赵文。
虞醒首先问枢密院的事情。
王四端将枢密院的事情,一五一十的说了。
虞醒细细询问后,说道: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而今看来,四哥足堪大任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