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军中 (3/4)
/> 大战的时候,整个枢密院都前置了。王四端都在最前线了。那时候枢密院大猫小猫三两只,闲得很。
而今王四端一回来,开衙办事。
好家伙。公文能淹死人。
连带枢密院附近的小馆子,个个爆满。
赵忠本来想听一耳朵。然后找人具体谈。但没有想到,一坐下,店小二就问:“客官,可否拼个桌,这实在没有地方了。”
赵忠自然答应。
片刻之后,一个军官过来,与赵忠打了个招呼:“小弟方和,不知道大哥是那个军的?”
赵忠军中出身,身上一股行伍的气质。也难怪方和会认错。
赵忠说道:“在下赵忠。不知道方兄弟是那个军的?”
“还不知道,兄弟是大理人,之前在云南军,在贵州,殿下召见各级军官,有幸与殿下说了几句话,这不就升了。按照规矩,不能在云南军了,具有去什么地方?还不知道。”
因为军中新兵是枢密院统一训练的。
或许因为军中将领指挥风格不同,各军在战术有自己的特点,与擅长。但是底子却是一样的。
虞醒自然没有明文规定,升官之后不能在原部队任职。但是虞醒之前,就是用这种手段,将各部混杂的军队,融为一体,虞醒本部,张万旧部,奢家军,云南降军都已经成为历史,现在只有一个名字,那就是云南汉军。
而政策是有惯性的。
虞醒之前因为是打破私军限制,在调动的时候,就是混杂的来。
现在已经成为潜规则了。
那就是如非必要,或者主将强烈要求,否则军官一旦升迁,就不会留在原部队。
众所周知,潜规则比明规则,更根深蒂固。
赵忠看出来方和其实很高兴的,就顺着方和的话:“是升指挥使了?”
方和都笑出花来了。
“副的,副的。”
“那可惜了。”赵忠说道:“那找找门户,不能搞一个正任-----”
“别。”方和说道:“赵大哥,别开玩笑,这事是万万做不得的。”
汉军体系,包括枢密院体系是虞醒一手打造出来,这些人才是虞醒的嫡系。政事堂体系中,降官特别多,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用。但是枢密院中,不敢一点贪污都没有。但是却也谈之色变。
大多人数都要按规矩来。
当然了,虞醒定下的规矩也尽可能公平,让大家都服气。
“开玩笑。”赵忠笑道:“小二上壶酒。”
赵忠敬了方和一杯,算是赔罪。
几杯酒下肚,方和话就更多了。
“其实如果是去年,我这战功说不得就能正任了。”方和也有一丝惆怅:“而今不一样了。这一次大战后,殿下已经定下了,不大规模扩军,也就六军诸班直的编制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