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放下 (3/4)
; 不知道是想得太多,还是想的太少了。
********
陈宜中回到了自己的府邸。
就在褒忠寺附近一处私宅。
陈宜中回到房间中想着自己与舍利畏的话,心中反复思量。
“阿爷-----,你在想什么?”
一个轻快的声音传来。小公主将头放在桌子上,看在正在思考中的陈宜中。
陈宜中猛然惊醒,看着小公主,微笑道:“在想你啊?”
“阿媛在这里啊。”
“阿媛今天在做什么?”
“听老爷爷们讲课,只是他们讲着讲着就吵起来,吵得可凶了。”阿媛小心的看着左右,发现没有人,才小声说道:“吵得可有意思了。阿媛特别喜欢看。”
“哈哈哈------”陈宜中忍俊不禁。
他作为西南大学的祭酒,自然知道西南大学内部的问题。
一个吵。
一些真正明白求道录的人与不明白求道录的吵。
而自以为明白求道录的人,内部也在吵。因为理解不同。
理解相同的人也在吵。
这就是经费问题了。
科学与其他学问不一样。很多科学研究是需要经费的。就是数学,你总是要草稿纸吧。在后世草稿纸决计不算在经费中。但是在这个时代,还是经费中的一种。
而且是消耗很大的一种。
而那么不赞同求道录的人就是铁板一块了吗?
不。
对于虞醒来说,求道录是伪装成儒学的科学。
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可不一样。
对他们来说,求道录本质上是对宋亡教训的总结。是虞醒未来行政的官方学说的先声。
诚然,云南还打着大宋的旗帜,在很多有需要的场合,虞醒要会拉一下大宋汉王这面旗帜。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在内心中已经承认,大宋已经亡了。
很多人亲身经历过这一场惨痛的亡国之痛。
自然也是有感而发。
他们反对求道录,是因为他们觉得,这个宋亡教训总结的不对。大宋之亡,与儒学有什么关系。
至于与什么有关系?
他们内部都众说纷纭。
这些人言论激烈之极,
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不屈于鞑子,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云南。此刻岂能被轻易舒服。
弄得陈宜中宁可去与隔壁舍利畏谈佛学,也不愿意在西南大学了。太伤脑筋了。
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