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七章村政 (3/4)

; 虞醒根基在汉军。而汉军上层军官,大多数来自四川与滇东北。他们对云南很多地方没有太多利益牵扯。

    谢枋得更不用说了。大量从江南投奔过来的士子等着谢枋得安排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阿里海牙全军覆没,更是震动天下。今后不知道有多少士子回投奔云南。

    这些人对云南本土派下手的时候,可没有半点温情。

    谢枋得对张道宗下手的时候,就能看出来。

    正是这种毫无利益关系,改革的时候,才能毫无顾忌。

    “殿下,云南七府,一百多县。这就需要很多人员了。如果再加上村政,我估计需要的人员更多,最少要数万吏员了。如此一来,云南一地,要养活的人员,就有近二十万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财政压力更大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即便清理了这些人,也不过暂时堵住财政上的缺口。如果要这样做的话?云南财政根本不可能自给。”

    宋朝政治体制继承五代。

    五代为了养兵,对民间压榨是无所不用其极。自然没有朱元璋那种限制官僚集团的想法。

    但是,谢枋得很清楚一点,那就是政府无限扩张自己的权力,在财政上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北宋开始,宋朝很多大儒都提倡乡约,也就是一种村民自治体系。

    为什么?

    就是因为,这种基础管理有太多的问题。

    王安石变法之中,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免役法。

    原因就是,之前大宋朝廷让百姓免费给朝廷干活。号称衙前役,而服役者无不倾家荡产。王安石让百姓交免役钱,朝廷出钱雇佣吏员。这其实就是后世明清吏员来历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吏员就没有问题了吗?

    有问题。

    朝廷一旦缺钱,最下层的吏员待遇最不容易保证的。就好像现在,公务员裁员一样。上层的时候裁不动,裁一个户部尚书看看?而下层的吏员最容易裁的。

    于是吏员工资常常不足。

    最后发展成为吏员的灰色收入代替正常收入,甚至被认为是常理。

    朱元璋不允许县官随意下乡,限制县令的权力。其实也是出于爱民之心。

    朱元璋发现,不管下面怎么管,这些人底层吏员,都是豺狼虎豹,吃民脂民膏。与其这样,不如朝廷不管,这样百姓总好过一点吧。

    这个想法,并不是朱元璋才有的。宋代很多大儒都有,搞乡约,本质上搞村民自治。甚至到现在村民委员会,本质上也是一样的东西。

    谢枋得还仅仅说了财政的问题,还没有说其他问题的。

    朝廷直接管理到百姓每一个人。看似是一件好事。但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缺少了缓冲地带。一旦上面决策失误,下面再层层加码。

    下面会造成极其灾难的影响。

    甚至让一地百姓直接揭杆而起。

    怎么看,都不是一件好事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东北修道三十年,擒住狐仙做老婆 一人:我全性恶人真没想当天师啊 我能祸害整个修真界 靖天下 离婚后,卑微陆总夜夜讨欢心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火影:平民终成忍界之神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
相关推荐:
靖天下 堂哥修仙,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: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,你说要撤军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