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善后之策 (3/4)
种田的平原,有埋藏很浅的石油,有交通优势,距离印度是非常近的。有可以造船的硬木。缅甸硬木资源,在整个世界都是有名的。
等等的。
缅甸可以弥补云南太多缺陷了。
这还仅仅是缅甸。
要知道云南于整个东南亚,都有高屋建瓴之势,从地理上,云南从兵打缅甸,打泰国,打越南,打柬埔寨,都是占据优势。唯一问题就是热带气候的问题。
这个问题,并不是不能解决的。
历史上抗日时期,极其艰苦的情况下,用双手刨出了一条滇缅公路。
虞醒也是可以用数年的时间,去修一条从昆明到江头城大道。确保缅甸的物资能源源不断的运输到昆明。而昆明的物资更可以通过大金沙江,远销印度乃至于西洋。
还可以打通湄公河航道。
虞醒也知道湄公河航道很多地方难以航行。但是可以水陆联运,打通交通线。
打仗打到底还是国力。
云南一隅敌天下。还是太难了。
而今的中南半岛,虽然大多都是蛮荒之地。但最少能供应粮食与原材料。足以支撑云南的工业体系,与战争。
从这个大战略出发,云南决计不能放弃缅甸。
缅甸对云南的重要性,大大提高,高到仅次于贵州战场的地步。
贵州决定是现在的生死存亡,缅甸决定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“古里与伐丽流,都是人才。你现在就放心大胆用,即便有问题,也是将来的问题。今后半年,不会有一兵一卒往西海路。不过等贵州大捷之后。我会大批往缅甸输送人力物力。”
“你只要坚持着一段时间就行了。”
“他们即便叛乱,也要让他们明年再叛乱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郭英杰叹息一声,说道:“说到底,还是缺一个熟悉本地情况,又与我们一条心的人。”
信任,是最难得的东西。
很多东西横隔在人与人之间,是难以取得信任的。
而今古里担心,虞醒对他的怀疑。虞醒也担心古里的忠诚。
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,并没有错。
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”虞醒说道:“日久见人心,你且小心便是了。”
“你现在还有什么想要的。”
“现在可以提了。”
“我能给的,回到昆明就给。”
“现在不要,等我回去之后,你只能上书了。”
郭英杰说道:“臣请乔坚,任海西路转运使。”
“臣到底是武将,很多事情不熟悉。”
郭英杰很明白,他不可能在虞醒手下自立,也干脆打消这个念头,也想办法求虞醒的信任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