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玉华山庄 (2/3)
下,随后仰头一饮而尽。
底下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附和着饮尽杯中酒水。
紧接着丝竹之声响起,不知何时溪边的石头上错落地坐着一些乐伎,合着美景弹奏起来,乐声朗朗,勾人如醉。
燕肃此刻却毫无赏景听乐的心情。他装作欣赏轩外美景,眼角的余光却一直在园中搜寻刚才瞟见的那个护卫,心里默默地盘算着接下来要怎么做。
一曲毕,众人纷纷叫好。
大皇子身旁一约莫40多岁的清瘦男子拱手笑说:“今日不知大皇子想如何行这诗会?”
此人正是是国子监祭酒,燕肃也曾在国子监读过几年书,此人虽不是他的老师,但也是识得的。这人平素最是清高,如今竟也与大皇子这般亲近,这让燕肃心中愈发警惕起来。
大皇子扫了眼众人,对着国子监祭酒道:“今日这下面怕是有半数都算得上是先生的门生,不若今日就由先生来出个题,考较考较。至于这彩头嘛......”
他拍了拍手,一旁的太监立马端上来一个卷轴,打开竟是唐朝画家张萱的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。图一展开,底下便传来了些许倒吸凉气的声音。要知道张萱的画作传世的极少,所以异常珍贵,可谓是千金难求了。
国子监祭酒没想到大皇子出手这般大方,一愣之后方才将眼神从画上移开。
他捋了捋修剪整齐的短须,略想了一会道:“既然大皇子将这唐朝的名画作为彩头,不若我们就效仿唐人石崇的‘金谷酒数’来个‘玉华酒数’,若是吟不出这诗句,便自罚三杯。至于这酒令嘛,今日虽是盛夏,可这园中凉风习习,甚是舒爽,不若我们就以这‘风’字为令如何?”
大皇子点头笑道:“甚好,就依先生。”
说罢,他挥了挥手,一侍女端着装有酒壶的托盘来到下手第一个青衣文人面前。
那青衣文人神色略有些紧张,只见他眉头微皱,盯着园中的景色细细思索了一阵,忽地用手轻敲了下桌面,朗声道:“亭亭山中松,瑟瑟林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!冰霜虽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岂不罹凝寒?松柏有本性。”
下手众人纷纷叫好,那国子监祭酒也满意地点点头,这青衣文人是他得意门生,今日能来这诗会也是他的举荐。
见大皇子也满意地点了点头,那侍女便端着托盘走到下一个文人面前......
连续十几人之后托盘端到了燕肃面前。前面的人已做了不少佳作,但大多都比较中规中矩,听得多了众人都微微有些乏了。
燕肃看着面前的托盘,似是打定了什么主意,只见他轻声一笑,一口饮尽杯中酒水,手中折扇轻拍掌心,走至轩边,望着窗外不知何时飘起的细雨,低吟道:“疏雨溪中见,微风襟袖知。阴阴夏木啭黄鹂,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。易醉扶头酒,难逢敌手棋。日长偏与睡相宜,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。”
他声音慵懒,面上一副闲适之色,仿佛这诗句来的毫不费力。
室内沉默了一瞬,似都在细品这词句,直到大皇子率先轻拍掌心大笑道:“燕公子是在暗示本宫不要错过这么个大才子吗?”
燕肃回头向大皇子一揖,笑道:“臣不敢,只是看着这园中美景忽地有感而发罢了。”
大皇子朗声大笑,说道:“燕公子这诗甚得我心,不知后面几位公子可有更好的?”
侍女举着托盘继续向后走,可能是受了燕肃的影响,也可能是因为方才大皇子那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