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石崩穴塌,灵引门开 (3/4)
—有的藏在深谷,有的隐在溶洞,甚至有一处在千年古木的树芯里,都有‘混沌之源’的标记和相同的石道、铜鼎布局!”
她蹲下身,用灵引石的金芒照亮地面的道痕,指尖沿着符号轨迹滑动:“手札里说,这些遗迹是‘同源脉络’,好像在围着苍茫山脉布一个大阵,但先辈们找了几百年,也没摸清阵眼在哪,只知道每处遗迹里都有灵引石一样的‘钥匙’,能开启对应的石门……”
“苍茫山脉?”易风眉头骤然蹙起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袋里的储物戒——那枚暗银色戒指的纹路似在此时发烫。他恍惚想起木老当年在黑石谷篝火旁的话,老人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山,声音裹着灵雾的湿意:“那山哪是凡山?横跨三州地界,绵延出去的脉脊能绕着东域走小半圈,数十万里山境里,灵雾浓得能吞了筑基修士的识海,低阶的连山脚下的瘴气都扛不住。”
此刻再看石室里泛着绿锈的铜鼎,石台下温石透出的恒定暖意,还有“混沌之源”四个字在灵引石金芒下的冷光,易风心头猛地一沉:这古藏绝不是偶然出现的秘境——赵虎带着护院疯了似的追来,要抢的恐怕不只是石台后的玉简和储物戒,而是能开启苍茫山脉四周六七处遗迹的“灵引石钥匙”!
“《荒古地域志》里,就只记了这些?”易风抬眼看向云曦,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。
云曦指尖还抵着铜鼎的刻痕,闻言缓缓收回手,眼神飘向石室昏暗的角落,像是在回忆古籍里泛黄的字迹:“正文里没再多说,但先辈手札末尾,提了段关于苍茫山脉的传说。”
“传说?”林小乙立刻凑了过来,耳朵几乎要贴到云曦跟前,刚被蛇尾抽红的胳膊还架在胸前,脸上却满是好奇,“是有宝藏还是有妖兽?”
云曦被他的模样逗得弯了弯眼,却又很快敛起笑意,声音放得轻而缓,像是怕惊扰了古老的秘密:“手札里说,苍茫山脉……本不在这里。”
“不在这里?”林小乙咂了咂嘴,故意夸张地扬了扬眉,“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?嘿嘿,总不能是仙界搬来的吧?”
“算你猜对了一半,可惜没奖励。”云曦的指尖点了点铜鼎上的“混沌”二字,目光突然变得悠远,“传说在不知多少岁月前,苍茫山脉还是片吞人的汪洋,坐落在十几万里外的葬仙谷上空。有位仙界大能,只从虚空里轻轻一指,整座山脉就像被无形的手攥住,连根拔起,翻山倒海般挪到了现在的地界。而原本山脉的根基处,直接往下沉了数千米,硬生生砸出了四周峭壁千仞、方圆万里的葬仙谷。”
“嘶——”倒抽冷气的声音在石室里响起。阿珠攥着玉简的手紧得指节发白,林小乙脸上的笑意早没了踪影,嘴巴张得能塞进个灵晶;就连一直还算镇定的易风,都感觉后脊背窜起一股寒意,指尖还残留着灵引石的余温,那暖意下潜伏的阴冷却像细针般扎着丹田——传说中的金仙也只顶多能撼动几百米的山岭吧,能随手移走万里山脉的大能,他们这些刚摸到筑基门槛的修士,在其面前竟真如蝼蚁般渺小。
易风的目光落在石台上那枚泛着温润光的灵引石上,突然觉得石头表面的纹路有些眼熟——像是在哪本残破的古籍里见过,又像是在梦里瞥到过,明明就在脑海边缘,却怎么也抓不住。
方才指尖触到灵引石时,那股熟悉的暖意包裹着他的灵脉,可暖意深处,又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邪恶悸动,像冬眠的毒蛇在悄悄吐信。他的脑子飞速转着,碎片般的念头在识海里撞来撞去:
铜鼎的绿锈、石门的道痕、温石的暖意,还有“混沌之源”四个字的冷光;
横跨数州的苍茫山脉、万里方圆的葬仙谷,仙界大能移山的传说;
云曦说的六七处同源遗迹,灵引石这把“钥匙”……
这到底是无上的机缘,还是裹着蜜糖的陷阱?“混沌之源”又是什么?是上古修士的传承,还是别的什么东西?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