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得偿所愿 (2/4)
轮不到杨公置喙。”
“可造坞囤船呢?”
“因为江陵众议早就定下今明两年主守,所以近段时日,江夏郡府一直按照筑城来调度和准备的。”
“如若此时,关将军突然改弦更张,郡府必定应接不暇……却不知杨公这位郡丞,会不会出手相助啊?”
听到此处,杨仪双眼眯成了线。
他固然没听过“新项目等于新预算”这种后现代职场暴论。
但巧立名目以攫取权势和利益,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邓芝那种道德君子可能不屑一顾。
可杨仪哪在乎这个?
有自己前途重要吗?
更何况。
麋威不过是将两件本来都要做的事。
调换一下先后顺序而已。
甚至都称不上巧立名目。
那何乐而不为?
默然数息,杨仪轻吐一口浊气,道:
“他日都尉功成名就,还望不要忘了你我今日之语!”
成矣!
麋威心下暗喜。
他不怕杨仪有所求,就怕不能投其所好。
而现在看来,张裔对杨仪性情把握十分精准。
可谓一击即中。
至于杨仪所求的承诺,麋威也根本不怕无法兑现。
因为其人早就被诸葛亮视为夹带里的人物。
早晚要得大用的。
只是杨仪现下正落魄,自己心里没底而已!
于是真心实意应道:
“必不忘杨公相助之情!”
……
有了杨仪帮腔,事情很快迎来转机。
先是他以关羽故吏的身份给关羽写了一封信,力陈先水利后山险的必要性。
然后趁着休沐闲暇之际(本来就天天没事干),到江陵四处访友,不厌其烦地重申这个观点。
期间还上演了好几场舌战群儒的戏码。
终于将话题彻底炒热。
到了这份上,张裔、潘濬这些早有默契的聪明人。
也都顺势下场,以各自手段声援麋威和杨仪。
又加上关平这位前线大将无条件支持麋威。
于是堪堪在四月初,一轮春耕结束之际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