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人无完人,因势利导 (3/4)
听到此处,张裔已经彻底坐不住。
霍然而起,对麋威大拜道:
“年初我举荐都尉为副使,除了感念华容的收留之恩,也曾有意通过辞让好让大王高看我。”
“但此刻我只能庆幸彼时举荐了都尉!”
“如此恩情,不论今后事成事败,裔必十倍奉还!”
麋威连忙起身还礼。
随后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。
主要是怎么在信中才能尽可能引起杨洪、诸葛亮更多关注北方。
又不至于认为张裔是在危言耸听。
等信写好后,麋威正要告辞。
张裔忽然拉着他的手道:
“都尉若想说服江陵诸公,除了着力于两位关将军以外,何不另找一位名士帮腔?”
麋威:“张公是说潘师?”
张裔摇头笑道:
“潘别驾处事圆滑,你若拿不出真凭实据,他即便帮忙,也只会点到即止,不会尽全力。”
麋威听得连连点头。
这太符合他对潘濬那老登的刻板印象。
麋威:“那张公说的这位名士是谁呢?”
张裔:“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”
麋威心中一动:
“莫不是江夏郡丞,杨仪杨威公?”
“正是此公!”
张裔抚掌道。
“杨威公曾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,后转投关将军,任襄阳郡功曹,再后则加入大王彼时的左将军府为掾史。”
“其人入蜀之前,在荆州的名位并不下于如今的潘别驾。”
“若他肯帮腔,加上潘别驾和我,那试问,江陵诸公,谁敢不听不从?”
麋威一想还真是。
而且杨仪那一嘴连刘备都受不了的阴阳怪气,一旦开了尊口。
除了邓芝这种君子和潘濬那种老登。
估计江陵真没几个“名士”能招架得住。
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力降十会。
麋威:“然则杨公亦非常人也,我如何能说动他帮腔呢?”
张裔指着自己,似笑非笑道:
“你方才怎么说服我的,回去就怎么说服杨威公。”
又道:
“杨威公此人,性情狷狭,不好相处。”
“但其人嗜好做官,且是有所统领的‘实官’。”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