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难知如阴,又怂又莽 (2/4)
> 而一旦想起麋威。
自然又想起昨天出城前跟对方的约定。
他记得自己当时这么跟麋威说的:
“麋君在城上站得高看得远。一旦敌营有异动,请立即以烛火、金鼓来示警!”
很显然,此刻麋威在向他示警!
示警什么呢?
今夜不同昨夜。
现在他不是南下夜袭,而是北上突围。
或者说救援。
鸣金收兵,自然不该往北面江陵城方向收。
那不往江陵城又该往哪收?
马牧城?
这是要我放弃对江陵的救援,重回戍堡坚守?
关兴还是没搞懂这里面的逻辑。
但既然是他认定的“留侯”所做的决定,那自然有其道理所在。
所以只是稍稍犹豫片刻,他便毅然转身,杀回马牧城。
随着关兴旗帜回转,西边那两路先后有了反应。
其中西路突围军本就是作诱敌之用的。
既然关兴都回转了,他们自然也跟着往回突。
而他们这路一转,距离不远的关平骑兵很难不注意到。
顺便,因为他们骑在马背上,视野比地上步兵更开阔一些。
所以很快注意到江陵城头上,那一段意义不明的火光信号。
关平当然未曾与麋威有约定。
但他却是亲耳听过费诗对麋威的评价,知道此子有急才。
同时也知道廖化在今日午后,曾入城叮嘱对方尽可能坚守不出。
那当此之际——
吕蒙奇兵忽出,亲弟突然转向,钲声不合常理,火光怪异扭动……林林总总汇聚一起。
作为一名优秀的骑将。
关平反而比关兴更快领悟到麋威要传达的信号。
当即再度勒转马头,往西南方,也即灵溪戍的方向斜插而去。
战场局势二度反转。
唯独最东边那路敌骑依然不管不顾,继续朝江陵城方向猛扑。
但这一刻,因为麋威的反常调度,再无城外友军上前策应。
江陵俨然成了一座无援孤城。
除了麋威,和站在他背后,神色越发微妙的潘濬。
城上众人都感到了一股浓浓的恐惧。
特别是,随着敌骑越来越近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