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今夕是何年 (1/4)
作为曹丕篡汉自立的幕后操盘手之一。
司马懿非常了解那位工具人对于维持曹魏政权合法地位的重要性。
前年请动那位出来驳斥麋威等人谬论,最早就是他提议的。
而如今,这位竟然落入麋威的手中了?
这才是麋威偷袭河内的真正目的?
当然,这不足以动摇司马懿继续坚守的决心。
“名”再如何重要,到底不如“实”。
军事上的胜利才是获得一切的前提。
便道:“山阳公落到麋威手中,后续必要如当初劫走了杨公那般,在汉室正朔的问题上大做文章。”
“我当下不在朝中,也不方便上表。”
“此事只能让陛下亲自定夺了。”
毕竟他刚刚打败了仗。
人还是从河内走丢的。
然而徐庶听到此言,脸色更是惶恐,数次张嘴,又犹犹豫豫。
司马懿情知对方不会无的放矢,皱眉道:
“元直有话何妨直言!”
“事已至此,你我若不能同心同德,难道要在面对诸葛亮的屠刀时,方才悔不当初吗?”
徐庶闻言重重一叹,以极其缓慢的语速道:
“三月前……仲秋前后……先帝……已崩于宫中。”
“……!!!”
司马懿足足愣了三十息才反应过来。
上前狠狠抓住徐庶的脖子,声色俱厉质问道:
“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?啊!”
徐庶苦笑颔首,又指天道:
“此事关乎天子,庶岂敢妄言?”
“只是彼时皇太子和朝中诸公一直认为,河东战局不明,骤然为大行皇帝发丧,恐会动摇军心。”
“须知诸葛亮等人为主……刘备发丧,也是在进入长安之后的。葬礼更是拖延的到占据关中全境之后!”
“司马公试想一下,若非情势危急,左将军又怎会默许我打出他的旗号来救援你?我徐庶自问还没有那么大面子!”
司马懿颓然松手,一时竟无言以对。
因为易位而处,自己若在朝中,恐怕也会赞同暂时秘不发丧,等战局明朗再公之于众。
可问题是。
这不是没有在洛阳嘛!
谁知道天子临崩之时,有没有另有安排?
谁知道皇太子见自己不敌诸葛亮麋威,会不会因此轻视?
而更关键的是,另外三位托孤重臣会不会乐于看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