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徐庶也发起了进攻 (1/4)
司马懿第一时间注意到汉军右翼的“塌陷”。
却没有急于往己方的左翼投入更多的兵力。
原因有二。
其一是这种“塌陷”本就形成于双方密集兵阵迎面冲撞、推搡的过程之中。
此时非但军阵本身密集,两阵之间,同样被大量士兵、尸体、各种用途的兵器填得密不透风。
根本没有多余空间给后续的人马跟进。
压根挤不进去。
其二则是汉军的右翼,本就有一部打着“张”字将旗的魏军守候在那里。
根本不需要司马懿额外增兵。
至少大部分人都认为没这个必要。
但司马懿思量片刻,还是分出了一队骑士往那边去。
不是去增援,只是掩护对方出山,并前出两里地列阵。
他相信,那边的主将能清晰领悟自己的意图。
而果然。
片刻之后,那面属于魏军的“张”字将旗就北出到山前平地上,高高立起。
约莫就是两里。
如此一来,汉军右翼非但要面对当面强势的魏军步骑。
右侧不到两里地左右,又多了上万正在厉兵秣马的魏军。
这个距离,对于战阵而言,已经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。
两通鼓未打完就能碰到。
这种来自视觉上的直观压迫感,无疑让已经乏力的汉军雪上加霜。
“塌陷”的速度陡然加快。
甚至已经有侧翼的士兵开始溃逃。
正所谓此消彼长。
汉军后塌得越深,当面对线的魏军自然前逼得越远。
很快,原本大致与山势垂直的战线,便开始明显倾斜了过来。
这时候,本该按兵不动的山前魏军,出现了一点骚动。
间或有士兵脱阵而去,然后被军正带人当场射杀。
但这些违令的魏军并非逃兵。
而是打算去抢人头的。
毕竟汉军已显露颓势。
此时出击,尚能分一口汤。
再晚一些,另一个方向的友军彻底压上来,那就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尘了。
不过这边的主将居然十分听从司马懿的军令。
说在山前两里立阵,绝不多出半里。
说要坚守不动,绝不多发一箭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