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识变而不能用变 (3/3)
的一条通道上。
抬头道:“仲达意思是,走轵关陉出河东?”
司马懿:“自邺城出兵河东,不外乎走两条道。”
“一是逆着我来时的路,先南下河内郡,再转轵关、箕关、白涧隘,最终抵达涑水源头,也就是你说的轵关陉。”
“二是逆漳水西上,在涉县往西翻过分水岭南下壶关,进入上党郡,再从上党往西渡过沁水到达河东端氏。”
“当然,也可以先南下河内,再自野王县北上上党。当年白起就是从这里去往长平。不过这与第二条路并无本质区别,不必多提。”
“总而言之,这两条路,走上党自然近一些。但山道太多,不利于大军西行。”
“而河内这段路平坦好走不必多提。我来邺城之前,已经跟故土的父老打过招呼。”
“一旦大军行经河内,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,如此便可大大减轻征发和运输辎重的难度。”
“原来你早有准备!”吴质恍然,却又不算意外。
司马懿欲求将来起复,在朝中要依靠盟友故吏,在地方自然要依靠亲朋乡党了。
“只是此事与廉颇之败,有何关系?”
闻得此言,司马懿幽幽一笑道:
“廉颇之败,虽落在庙堂的算计上,但根源上,难道不是因为他用兵失去了变化,能守而不能攻,于是处处被动吗?”
“如今诸葛亮等人虽于大略上具备远见,选了更具巧变的河东一路作为主攻方向。”
“但能看见变化,不代表能善用这种变化。”
“自蜀贼东侵以来,虽然兵分数路,看上去声势浩大。”
“然则细究之下,不过是遇城攻城,见关抢关的寻常路数。”
“且各将之间,各自为战,谈不上什么正奇相合的变化。”
“真要说变数,还不如那拔城砲更令人意外呢!”
“故此。”
“开战之初,洛阳朝局动荡,粮秣调度不畅,蜀贼抢了先机,自能能接连克捷。”
“可一旦朝局平稳,增援上来。蜀贼失去变化,局势自然迟钝……正是眼前的局面。”
吴质听到这,本已按下的野心,再度炙热起来。
“仲达言诸葛亮识变数而不能用变数,莫不是已经想到破局的手段了?”
笃笃。
司马懿再次用指头点了点案板上的地图。
吴质再看,发现其下指的地方,已经越过轵关陉西端出口所在的白涧隘,落在了一处隘口上。
那隘口所在的山岭,正是涑水流域和汾水流域的分水岭所在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