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7章 冥冥之中,自有天命 (2/3)
nbsp; 若费尽心机,刘备还是进不去长安城,或者干脆暴毙于路途上。
那麋威搞的这一出只会贻笑大方。
顺便连累了诸葛亮的名声。
反观曹魏。
只要能将刘备熬死在长安城外,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关洛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这不是说,保住了长安城,就完全等同于保住了关中。
而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考虑,当下汉军主力集中在渭南,魏军主力在渭北。
从魏军视角来看,以渭河为军事分界线,大体位于南岸的汉魏长安城,无疑是一处最为重要的防御突出部。
是阻遏汉军渡河北上攻略冯翊、北地等郡的桥头堡。
在此基础上,长安城恰好很坚固。
又是仅次于洛阳的魏五都之一。
当然是要尽可能保存下来的。
那么回到眼下。
完成了必要的舆论铺垫和心理建设之后,自刘备和诸葛亮以下,汉军上下一改迟缓姿态。
各部将士如同打了鸡血一般,全面出击。
先是赵云部在长安以北的长平观一带撵上了素利部的骑兵,然后赶在轲比能救援之前,一战击溃,将鲜卑人暂时驱赶到泾水对岸的池阳。
然后是张飞部人马当着曹真的面,堂而皇之地穿过长安南郊与关平合兵。
其后二将一路往东跨过了灞水,将曹真提前布置于霸陵、阴般、新丰三县的人马分割包围,使之无法与长安相呼应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时曹魏已经将霸陵更名为霸城。
但季汉这边当然是不承认的。
正如他们不承认曹魏将杜陵县更名为杜县一样,
因为这两个地方,分别是前汉孝文皇帝和孝宣皇帝的陵寝所在。
总之,随着诸将的出色发挥,汉军大致上对渭南的长安城完成了包围的态势。
之所以说“大致”
是因长安城周边河流、水渠、据点众多。
魏军虽然战略收缩,却并未完全放弃关键的据点
沿着渭河一线,依然维持了一条足够增援长安的军事通道。
实际上,就在张飞包围了霸陵的第二日,一支同样打着“张”字将旗的人马就出现在了渭水对岸的高陆,或者说高陵县。
正是南下增援而来的张郃。
这一次,张郃主动现身,邀请张飞渡河来战。
但张飞却只遣人给对方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,以此讽刺对方早前避战之举。
后三日,关平自新丰来报,说司马懿部的人马自临晋来到上邽,同样与他部隔着渭水对峙。
双方短暂交锋,互有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