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5章 合兵关内,连结东西 (3/4)
bsp;就像葬于长安周边的那些先代大汉天子一样。
以此向后世证明。
他们这一群人为之奋斗的那个理想。
不叫蜀国。
应叫大汉。
思绪落定,麋威对二人道:
“我意已决。”
“若此番惹下祸事,我自担之,绝不连累诸位。”
“在此之前,还望诸君能鼎立相助,与我共取长安!”
关、张二人闻得此言,想起麋威过去战绩,只是微微一叹。
到底没再阻拦。
……
作为持节镇守一方实权大牧,当麋威作出决策后。
除非刘备、关羽、诸葛亮这个层级的人物出来表示明确反对。
否则即便张飞这种元老,也不足以制止麋威的行动。
而关羽显然是支持麋威的。
甚至有些遗憾没法跟麋威一起过来。
自武陵一役后,刘关二人竟也有四五年时间未曾谋面。
却也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了
总之,随着曹丕的去向和魏军的战略逐渐明确。
季汉荆州军团的战略方向也迅速调整过来。
原先作为主攻方向的关羽及方城诸将,转攻为守。
沿着汝水一线布防。
自北向南,广成关、梁县、郏县、父城、襄城、定陵、偃县,共同构成了防备洛颍魏军入侵的最前线。
而原本的方城防御圈,则变成了第二线。
关羽亲自坐镇于昆阳,扼守进入南阳的要道。
这无疑极大减轻了这个方向的军事维持负担。
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,则转向了西边的南乡、武关一线。
供应关平部继续顺着丹水河谷北上进军。
到了正月下旬,得益于魏军主动地、大规模地撤出渭南。
关平顺利打通了丹水最上游的峣关。
并在随后迅速抢占了长安东南方,位于灞水边上的蓝田、杜陵二县。
与此同时,魏延的人马也已经进驻了长安西南,位于扶风和京兆二郡之间的鄠县。
于是,在长安以南的渭南片区。
季汉的荆州、益州军团成功接头。
曾经被千里秦岭分割于东西两侧的两大主力军团。
终于在章武五年的正月尾巴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