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章 生入关中 (2/3)
/> “不过都是上下倾尽全力去争一口气,然后尽量不出大的差错罢了。”
“就这一战而言。”
“我们准备更充分,时机抓得更好,加上云长、师善在南阳应对妥当,故而能取得先手优势。”
“翼德一朝入了大散关,破了陈仓,然后三路合兵,自该是眼下这般势如破竹。”
“而曹魏拆东补西,饮鸩止渴,虽说有垂死挣扎之嫌,但到底底子厚实,尚存一战之力。”
“所以将来胜负之分,便在于这一战。”
“此间唯一变数,就是朕了。”
“曹魏赌的是朕这一死,动摇军心士气。”
一口气说到这,刘备已然气息急促,疲惫不堪。
但眼神越发坚定。
“其实,朕何尝不是在赌这个?”
“鼠辈自以为朕一走,汉军群龙无首,必要生乱。”
“殊不知朕早早就将国事托付于丞相,托付于台阁。”
“朕一走,军心或有动摇,但只要卿在此间操持诸事,便足以稳住大局。”
“若魏军自以为有机可乘,怕是要吃大亏的。”
诸葛亮听到这里,微微哽咽:
“臣……必当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不负陛下所托!”
“卿既不驽,也不钝。”刘备虚弱一笑。
“不过朕这一走,多少要让卿等忙乱一阵子……所以多撑一日便算一日,就不去长安给众卿添乱了。”
“来日克复长安,将朕的骸骨葬于列祖列宗的陵寝之侧,便算朕还归旧都了!”
诸葛亮重重颔首,想要劝慰一番,却已哽咽到不能再说话。
……
章武四年十二月底。
麋威将春耕之事交托给主簿诸葛乔。
然后召回姜维、邓艾两位部属,迅速启程自宛城去南乡。
期间趁岁末这个特殊时点,在路上接见了些地方父老。
宣扬了一番来年继续坚定推行“二田”新政等等理所当然的场面说话。
又捣鼓了几份半真半假的万民书。
到了五年正月初,便已经进入南乡境内的丹水县。
这里是南乡郡距离关中最近的一座县城。
辅汉将军领南乡太守关平,早前已经攻破了武关并入驻。
所以丹水县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军后勤的前线基地所在。
南郡太守张裔比麋威早了几日到达此地。
等麋威抵达的时候,他已经在城外河滩上架设好了一批用于测试的“拔城砲”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