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但念王业未定 (3/4)
sp; 而随着关羽在宛洛通道上打开了一个切实的缺口。
被大山阻隔的洛中魏军动向,终于彻底清晰无误。
但说实话,这非但没有让军情变得更清晰。
反而越发令人困惑。
原来魏军早就作好了广成关失守的准备。
在广成背后,一路到伊阙、太谷二关的大片区域,已经提前坚壁清野。
比如孙狼故乡所在的陆浑,已经空无人烟,恍如山中鬼蜮。
这也是孙狼得以顺利南下配合关羽夹击的原因。
与之相对应,作为洛阳南边最后两处门户所在的伊阙和太谷二关,则集中了至少五万规模的中军精锐。
曹魏太尉钟繇,司空王朗更是亲临伊阙督军。
可见魏军是有死守此地的决心的。
这事本身不足为奇。
毕竟洛阳就是曹魏的心脏所在,八关则是保护心脏的肋骨。
关羽已经剑指肋前,魏军当然要拼死来抵挡。
可问题在于,早知如此,为何不先把重兵集中于更南边的广成关呢?
从防守难易程度来计算,守一座关不比两座更轻松?
须知广成一失,关羽便可自由进入河南尹腹地,把伏牛、熊耳两座大山彻底甩在身后。
余下的伊阙和太谷虽算作雄关,却已经无法彻底阻挡汉军自河南腹地扩散开来。
这种防守思路,明显是不符合军事常识的。
反而有种诱敌深入的既视感。
唯独是考虑到天子之身,洛阳之重,作为诱饵未免过于冒险。
曹丕君臣,到底是怎么想的?
……
关羽这一路毕竟只是来策应的关中的。
本就没打算深入河南腹地。
能攻破一关已经超额完成战略目标。
见魏军早已严防死守,自然不再冒险北上。
而麋威思前想后,总感觉曹丕也好,司马懿也罢,包括那一群曹魏智者,都不是那种因为敌军兵临城下而失去方寸的人。
既然方城方向的军事行动告一段落,那他便将目光转回西边的武关。
不论曹丕如何抉择。
就眼下而言。
洛阳和关中,总有一处是他真正的落子之处。
……
一场大雪过后,渭北平原银装素裹。
雪天行军,并非易事。
幸而赵云麾下的羌氐兵,包括来自陇右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