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8章 棋逢对手 (2/4)
/>
诸葛乔作为主簿,州部长吏,第一个作出分析:
“自前年冀州旱灾,曹氏移河北之民至河南,洛、颖之地的仓廪便不再丰实。”
“其后两年,魏军两面开战,战事连绵,军用大增。”
“去夏又逢暴雨,洛、伊泛洪,民人多受灾,这又是一大块损失。”
“更别说洛中还需兼顾供应关中,不能只顾南,不顾西。”
“故此,单靠洛中存粮,是不足以支撑贾逵曹洪这十万军民的,必有别处供应,方可维持下去。”
麋威:“也就是说,上蔡的粮秣,或是自汝南征发而来的?”
“应是汝南!”应声的是邓艾:
“豫州数郡,以颍川、汝南、汝阴地力最肥,良田最多,产出最丰。”
“梁、陈、沛次之。”
“鲁、谯、弋阳又次。”
“而汝南地望在汝水,能顺河往北接济偃县、定陵甚至昆阳。”
“早前魏军复占偃县、定陵,足以作为上蔡的前遮。”
“屯粮于彼处,未尝不可!”
麋威会意。
如果说诸葛乔是从需求角度来论证上蔡另设粮屯的必要性。
那邓艾则从可行性上进行补充。
不过麋威听他论及豫州各郡丰俭之别,不免好奇:
“谯为曹氏发迹之地,居然在豫州诸郡中垫底吗?”
这次却是石韬作答:
“谯土地瘠薄,百姓多困。”
“我记得数年前卢子家为谯郡太守,还曾上表请徙民于梁国沃土就食呢。”
旁边邓艾想到自己曾经有机会转到卢毓手下做事,一边附和石韬,一边暗自唏嘘。
麋威:“这位卢子家,可是卢植卢子干之子?”
石韬:“正是卢公之子!”
原来是老刘老师的儿子!
麋威暗暗记下此事,然后转回眼前。
一轮集思广益之后,基本可以确定,上蔡就是魏军另一个重要粮屯。
而且不同于需要跨越多条河道才能够到的颍阳和颍阴。
上蔡顺着汝水直下就能够到。
考虑到当下偃县已经被汉军重新攻占。
那骑兵只需要自偃县渡过汝水,就能一路坦途到上蔡。
堪称远途奔袭的天选目标!
唯一顾虑就是对面的贾逵。
特别是,贾逵已经开始研究自己的性情,用兵习惯,并且加以针对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