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似是而非的战报 (1/4)
自两汉以来,“天人感应”之说早已深入人心。
正所谓:天子失德无道,上天降下灾异以遣告世人。
日食,正是世所公认的“灾异”之一。
若按两汉旧例,须得罢免一位三公级的重臣以回应天谴。
毕竟皇帝不能罢免了自己。
但话又说回来,那不是旧规矩了吗?
早在去年三月,刘备尚未称帝之时,就曾发生过一次日食。
那时曹丕公开下诏,申令今后再有灾异,有司不得以此弹劾三公。
虽说曹丕此举延续了其一贯示好士族群体的政策,却也足见时代已经不同了。
若天下太平,政通人和,这种罢免或许有利于皇帝平衡朝局。
但这不是还在打天下的阶段吗?
动不动就罢免重臣,不利于朝局稳定。
所以麋威并不认为刘备打算因循守旧。
那是为什么呢?
稍稍思量,麋威有所恍然,道:
“腐儒所言,何其荒谬!”
“今陛下为汉室正朔,而曹丕窃据神器,僭越称帝,孙权割据江东,拒不称臣。”
“若说上天有所谴告,其所罪者,必不在陛下,而在魏吴!”
“若有罢免,请罢伪朝之帝,伪朝之王!”
这就是天下同时有两个甚至三个皇帝的好处了。
反正上天又不会明着告诉世人谴责谁。
怎么解释,还不是自行发挥?
你不服你就别称帝呗!
刘备闻言果然笑道:
“卿此言甚合朕意,回头便让几位博士撰文解释天谴所在。”
“跟卿提及此事,乃是希望用新纸抄写此文,广传郡县,以正视听!”
“毕竟日食之事时有发生。若今后士民总因此惊走,惶恐,难免有所损失。”
麋威顿时了然。
看来老刘还是很清楚纸张带来的传播优势。
不过这么一想,自己更有必要弄出雕版了。
雕版虽然不适合日常公文、表文的写作。
但用来印刷书本和这种“定制文”,却比手写更有效率。
思忖间,忽有黄门来报,说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马良有急事请见。
麋威不敢怠慢,立即召来乘舆,护送刘备去往尚书台。
片刻后,尚书台。
“孙仲谋欲与朕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