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大势与小局 (3/4)
nbsp; 很难瞒得过有心人的眼睛。
就怕因此泄露了行踪。
等将来撤离之前,再拿去交换不迟。
其后麋威另寻一处险要且有水源的地方,扎营修整不提。
数日后,马岱一行返回。
不但带来了足够全军消耗半月的粮秣。
还招募了几个当地的氐人当向导。
说是先前就有意南下武都投奔刘备。
只是尚未来得及渡过渭水,郭淮和张既就来了。
麋威与向导一番交流之后,打听到几条重要的情报。
首先是祁山方向的消息。
原来春耕过后,诸葛亮便命梓潼太守张翼督军粮草和兵员,北上祁山道增援赵云。
其后两人仿照刘备先前的做法,继续招募氐人甚至汉民南下,以充实武都人口。
甚至有说法,赵云已经重新夺回了西县和卤城,将郭淮赶回上邽。
几位氐人向导就是因为获悉此事,才同意来投军的。
不过涉及魏军军事层面的细节,就不是几个普通人能打听到的了。
倒是张既阵亡后,郭淮将战略重心从渭南转移向渭北,是有迹可循的。
一是此时略阳县以西、以南,一直到渭水边上,开始大量修筑亭驿,烽火台等军事设施。
据说魏军还在亭驿之间立木为栅,形如甬道。
里里外外围出了三层封锁线。
二是与之相对应的,原本张既在临渭以西四城之间修筑的工事,悉数停工。
前者的人力物力就是从后者那里抽调过来的。
而麋威从陈仓方向绕路过来的,不难猜到郭淮的动机。
关中的粮、员都调去防御张飞和魏延了,陇右暂时接应不上,只能自谋出路。
只是郭淮这乌龟壳修得比张既还要厚,还要苟。
也不知是不是被张既之死给吓到了?
总之。
此时围绕广义上的秦岭一线,汉魏之间已经形成了多路南北对峙之势。
最东边的荆州,关羽和夏侯尚对峙于南阳。
其后一路往西。
魏延跟张郃对峙于斜谷。
张飞跟某位魏将对峙于散关。
赵云和郭淮对峙于祁山以北的陇右。
两边就像磁铁一般,围绕着千里秦岭,紧紧吸附在一起,轻易松不开。
除非刘备马超在河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,或者大败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