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祁山连营 (3/4)
sp;……
接下来数日。
麋威或是在西汉水两岸巡逻,监督诸将扎营。
或是分兵北上祁山以北,查探敌境内的各处要隘。
随着地图渐渐成型,他发现了一些与前世“历史”的区别。
比如著名的“祁山堡”。
此时实际上只是一个微型的军寨。
与其说是防守堡垒,不如说是用来预警的岗哨。
麋威派人潜伏四周,一轮突袭,便轻松拿下。
守军甚至没来得及点燃烽烟。
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。
用麋威自己的话来总结,就是这一时期陇右地区还没有彻底军事化。
毕竟汉中之战过去没几年,不管刘还是曹,都处于养精蓄锐的阶段。
根本没来得及经略陇右地区。
人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这跟后来诸葛亮北伐,甚至姜维北伐,不可同日而语。
那么推而广之。
凉州甚至雍州关内,会不会也是差不多的情况?
任何大型的建设,都是先有需求,再有征发。
在诸葛亮一伐“关中响震”之前,谁能想到“蜀贼”居然真有断绝陇右的可怕能量?
当然了,养精蓄锐是双方都在做的。
曹丕暂时无力加强陇右的军事化程度,刘备也不见得有断绝陇右的底气。
眼下所作所为,不过是为将来的大战作铺垫而已。
先把人口充实起来,提升战争潜力,才是当前的王道。
总之,一旬过后。
麋威顺利完成了任务,得到刘备嘉奖。
而随着冬季来临,南下的氐人也终于有了消息。
先是两支千人规模的氐人陆续到达祁山大营。
这两部不但头人来结盟,根本就是举族拖家带口南下归附。
刘备自然大喜,当场封官,大加奖赏。
又命大鸿胪何宗带领两部的族人南下武都福地安置。
乃是要尽快将肉吃到肚子里。
这之后,又陆陆续续来了几部氐人部落。
但除了一部约莫三四百人的举族南附,其他都只是头人来结盟。
乃是存了一点观望姿态。
刘备并不催促,只告在结盟的时候,当众宣布,先南附的可以优先挑选良田,并可免去一年徭课。
来晚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