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北上结盟 (2/4)
钱谷出入几何。”
“周勃不能答,又问于左丞相陈平。”
“陈平说决狱之事当问廷尉,钱谷之事当问治粟内史。”
“孝文皇帝说,既然诸事都有主,那你这位丞相又主管什么?”
“陈平回答说,主臣。”
说到这,麋竺拍了拍儿子手背,道:
“你向朝廷举荐的人,各有才能,各胜其职。”
“又有失职之人,或因你而去官,如黄元、李严。”
“或因你而扬长避短,适其所任,如马幼常。”
“凡此种种,不正是‘主臣’之相吗?”
麋威大受震撼。
原来到处抱大腿还有这种副作用?
行吧,反正不是老刘猜忌就好。
接下来,父子俩又聊了一些即将北上结盟的事。
原来在麋威南下的这段时间里,北边发生了不少事。
最先一个,先前那部南下结盟的羌人。
回去之后,果然大肆宣扬在蜀地受到的礼遇。
并重点强调蜀郡的富足,以及季汉强大的军事能力。
此事经过数月时间发酵,终于又有好几部羌人、氐人同意南下结盟。
其中与羌人结盟之事,刘备打算交给马超和吴懿来负责。
而刘备则亲自率军北上武都郡治所在的下辩,与南下的氐人豪帅结盟。
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,原因有二。
一是武都郡本身就是羌、氐与汉人杂居之地。
南下到这个区域,两边都有安全感。
二是因为下辨郊外的峡谷中,有一面建宁四年(171年)所造的摩崖石刻。
全称《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》。
简称《西狭颂》。
乃是颂扬前太守李翕在当地开辟山道,惠及百姓的事迹。
因碑刻上有黄龙、白鹿、嘉禾等等祥瑞,所以又俗称为《黄龙碑》。
黄龙,正是天子的象征。
选择在此地结盟,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,都有美好的寓意。
麋竺:“不过,真正促使车驾北上的,还是因为雍凉最近又有卢水胡作乱。”
麋威想起去年自己在江夏时所忆起的战略机遇,心中一动:
“是哪一边的卢水胡?”
且说,卢水胡,并不是一个单一固定的族群。
而是广泛吸收了北疆各部羌、氐、羯,甚至匈奴、月氏等族而形成的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