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上尊号,大封赏 (2/4)
尚书台。
尚书令此时是刘巴,无须变动,
只是名义上从汉中王的尚书令,升格为大汉尚书令,算是水涨船高。
其余朝臣守将,各有升迁调整,不一而足。
值得一提是吴懿和李严。
前者遥领了一个督关中的差遣。
算是借此展示了朝廷对关中志在必得的决心。
而李严则因进献祥瑞以及刻碑二事,升拜为“辅汉将军”。
依旧领犍为太守和庲降右督。
但其人跟关、张、魏等实权戍边大将一样,在地方守土有责,不能轻动,所以没来参与大典,只派了亲族或部下作为代表。
稍后自有使者前去拜授官职,发放赏赐。
至于王后吴氏册封为皇后,世子刘禅册封为皇太子,又选贤用能匡导东宫……这些理所当然的事,不必多提。
唯一值得多说一句的是,费祎因为麋威的举荐,直接跳过了东宫属臣这一环。
等当阳长任期满了,估计就能直升尚书郎。
不过,也不是所有人都有“进步”。
比如侍中廖立,依旧是原职。
而且因为侍中的权责全看皇帝给不给差遣,所以甚至都说不上水涨船高。
还有驸马都尉关兴和骑都尉马岱。
因为刚刚授官,且属于恩荫的类型。
所以同样没有额外升迁。
例外的是麋威。
他本以为自己也是一个“恩荫”的货,这次估计就是来摸鱼划水的。
反正老爸拜了三公,自己这辈子有了。
但他万万没想到。
当夜刘备就下旨。
加麋威“侍中”。
今后出入禁中以备顾问应对,拾遗补缺。
再迭加麋威原本“奉车都尉”的职责。
俨然一跃成为了御前第一红人。
麋威当时就惊了。
老刘你啥意思,你这是把我当成马良的平替?
那四舍五入,我岂不是也算诸葛丞相的平替?
也不怕拉低丞相和白眉的比格!
然而圣旨黄牍黑字,却也容不得他质疑。
只当老刘是人逢喜事精神爽,于是便让手下的人也跟着爽一把了。
随后,刘备大宴三日,款待群臣以及来观礼的羌人贵族。
期间各种大赏小赐片刻不停,更有乐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