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同是宦游人 (2/3)
害,于是举国发丧,追谥刘协为“孝愍皇帝”。
刘封闻言更惊奇了:
“国丧已是前月之事,邓县何以至今未除丧服?”
但很快他就恍然自悟:
“蜀中消息传回南阳,信使多半要走汉中、三郡。这一路道阻且长,只怕都尉是月初才获悉要为天子发丧的吧?”
麋威心道我入冬前就准备好丧服了。
我甚至知道刘协并未真死,还能活个十几年,才被曹丕之子曹叡上谥号“孝献皇帝”。
但这些“真相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。
干脆含糊应声,然后转移话题:
“将军说三郡道阻,山民未附,却不知将军离开后,谁人接替镇将之位?”
刘封不疑有他,应道:
“我听潘别驾的说,如今三郡东有督荆州前将军关云长,西有督汉中镇远将军魏文长。”
“正是‘两长三山夹一河’,恰如釜底之鱼,可缓缓图之,无须另派大将。”
见麋威了然点头,刘封忽又慨声道:
“封这些年身处嫌疑之地,而思防却不足。何尝不是一尾釜底之鱼?”
“若非潘公提醒,差点就要自误!”
麋威心中一动:
“莫非刘副军此番出镇邓城,竟是潘师所荐?”
“正是潘公所教!”刘封重重颔首。
“实不相瞒,潘公非但举荐我北镇于邓,更是劝我更回旧姓……”
其后刘封复述了潘濬是怎么劝诫自己的。
说辞不外乎是老一套的“申生在内而亡,重耳在外而安”。
千古帝王家事,逃不出这三板斧。
只不过同样的说辞,在有些人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效。
潘濬这老登素来爱惜羽毛,注重维护自己荆州士人领袖的人设。
荆州KOL一开金口,自然非同凡响。
而刘封虽是猛将,却也忠于刘备,跟“申生”确有几分相似。
于是一拍即合。
好在刘备不是性情凉薄的晋献公。
见刘封,或者说寇封,如此知进退,大喜之下,册封都亭侯,领南阳太守。
虽说刘属南阳郡目前只有一座邓城。
但考虑到后汉以来,南阳郡的地位非同一般。
这个授官足以称得上优容了。
“此外。”刘封语气一转。
“潘公让我务必请教都尉,今后该如何镇守邓城?”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