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两道账,得与失 (2/4)
城事宜。
但军议结束后,麋威见向宠神色有异,便道:
“巨违有疑虑?”
向宠闻言赧然一笑,道:
“末将昨夜辗转难眠,脑海中尽是昨日万众高呼‘豫州粮’的一幕。”
“虽说能解决此患总归是好事,但心中不免迷糊了起来。”
“想那曹魏骑兵昔年侵略如火,驱赶十万众如豚犬。”
“为何今日反被‘十万众’所驱,以至于仓惶遁北?”
“这冥冥之中,到底有何天数?”
麋威了然,又对其他人道:
“二三子也有此虑吗?”
众人各自颔首。
麋威见状,干脆让众人重新坐下。
“不瞒二三子,早前北上攻取鄀县、宜城时,得闻守军异常稀少,我心底便有此疑。”
旁边习宏闻言,一脸期待:
“那都尉此刻想明白了吗?”
麋威微微颔首,道:
“潘师曾打趣我为商贾之子,那我便以算账来作比。”
“敌我之间,二十年相争,争的是两道账。”
“一为军事,一为民心。”
“曹魏侵略如火,十数年间席卷中原,雄霸北方,这是军事账上的得利。”
“可代价是什么呢?”
未等众人回应,麋威便道:
“大征发,频繁征发,年年月月地征发。”
“若有反抗,即刻扑灭。”
“如此,方可在军事上维持‘侵略如火’之势,横压诸侯。”
“但如此行径,势必要在人心账上有所失。”
顿了顿,麋威接着道。
“而大王却相反。”
“军事账入不敷出,却在人心账耕耘了数十年。”
潘秘想起去年荆州的起伏,乃至于自家长辈对早年经历的自述。
不由黯然叹道:
“所以过去一二十年,是曹氏勃然而兴,而大王跌跌撞撞,难得基宇。”
“直到赤壁一战,天时地利人和齐聚,方才稍稍扭转了颓势。”
“正是此理!”麋威接着道。
“然则凡事祸福相依,有得必有失。”
“军事所失,大王早已承受。”
“那人心所得,怎会不来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