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一元观开光!【求月票】 (3/4)
李成义一听,急急忙忙跑回家,放箱子里锁好,晚上再拿出来喷在身上。
没多久,李隆基穿着一套黄色道袍,乘坐一辆没有皇家标识的马车,低调的来到道政坊。
他刚到,万骑就接管了道政坊的防务,就连不远处的东市也悄然多了不少骑兵。
天子出行看似只是一句话,但调动的人马,至少需要上千。
李隆基带来了一元观的鎏金门头,另外还有亲笔题的【道炁(qì)长存】匾额,李白让人挂在了大殿正门。
除了匾额,还有各种御赐之物,从香烛供品到家具摆件,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。
另外李隆基还给混元宫准备了一对儿纯金的宝瓶和一封敬献帖,托公孙大娘和李白敬献给周易。
开光仪式正式开始之前,太平公主派儿子薛崇简送来五万贯钱和五千亩良田的地契,出手相当大方。
公孙大娘笑嘻嘻的收了下来,看得高力士嘴角一抽,生怕神仙被镇国公主收买了。
薛崇简虽然是太平公主的儿子,但他却一直都是李隆基的心腹,今天代表母亲来参加开光仪式也合情合理。
正常来讲,开光的步骤是很繁琐的,但公孙大娘和李白不走寻常路,直接把流程简化了一大截。
李隆基诵读了早就准备好的祝颂词,薛崇简代母亲上香祈福,还打算出资供奉武则天的牌位,导致公孙大娘差点儿笑场。
等这一系列仪式结束,公孙大娘双手捧着一份法旨,李白抱着一把宝剑,两人以一元仙长的名义,给大唐百姓赐下了《太上感应篇》。
虽然公孙大娘很想以自己的名义赐下道经,但最终还是心虚,把锅甩给了周易,她和李白代为传经。
两人分段将《太上感应篇》的内容诵读出来,听得李隆基当场就要下旨抄发给各地,还打算加到科举考试中。
当皇帝的人,都喜欢劝人向善的话,而《太上感应篇》通篇都是类似的内容,而且不空洞、不乏味,读起来朗朗上口,比晦涩难懂的《道德经》好理解多了。
诵读完毕,李白传达了师父周易的意思:
“可在东市、西市各立一块石碑,宣扬太上思想,劝人积德行善。”
李隆基行了一礼:
“谨遵法旨!”
公孙大娘提醒道:
“刻碑时,把我教你的逗号句号刻上,老百姓看到就知道怎么断句了,不需要再请人解读。”
李隆基反应很快:
“这就是你上次提到的释经权吧?今后大唐的所有律法经文,都会加上逗号句号,打破垄断,将最终解释权收归朝廷。”
他信心满满,觉得参加这场开光仪式真的很有收获,以后得多来。
薛崇简当场提笔将《太上感应篇》默写下来,打算呈送给母亲,劝她收手……人家神仙都做出选择了,要再执迷不悟,岂不是自寻死路吗?
另一边,北宋哲宗世界,李清照被恭敬的请到开封府,几位官详细询问了整个过程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