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九百四十四章 顶罪 (1/5)

      大明在户籍制度上基本沿袭元制,将百姓分为民户、军户、匠户和灶户。

    像潘筠他们这样的士农商都属于民户,而匠户和军户一样是世袭,子孙必须承袭匠业,不得擅自改业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理论上,你爹是木匠,那你就得是木匠,你的子子孙孙也都得是木匠。

    身为匠户,一定时期就得服役,这种服役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。

    轮班匠就是每隔三年或五年,就得自费前往京城,无偿劳动三个月,期满后返籍。

    不说无偿劳动三个月的花费,光是来回路费,就能把不少匠人家庭几年的存款一扫而尽。

    辛苦攒钱三五载,刚觉得可以添一辆车,或是加建一间房时,就得花钱去京城了。

    而坐住匠则是需要长期在京城或是地方官营工场服役,每月服役十天,其余时间可自由营业,赚自家的钱。

    两种服役制度都大大限制了匠人的流动,同时,也限制了匠术的发展。

    爹有天赋,不代表儿子也有天赋继承匠业,这就造成很多技术传承中断,加上强制劳役导致收入微薄,许多匠户都失去祖业沦为佃农和流民。

    成为流民四处流亡,反倒让技术流于民间。

    潘筠可以肯定,只要给民间这些不入册,或是逃册的工匠材料和报酬,他们的手艺不会比官营工场里的差很多。

    且,她有造船的图纸和技术给到他们。

    这些海边的渔民,几十年来偷偷下海,都是自己偷造船只。

    果然,在潘筠掏出一锭金子后,一直摇着手说自己造不出来的人眼都直了,然后几个青壮年围在一起一商量,就拉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过来。

    老人看了一眼潘筠放在桌上的金子,这才拿起她给出的图纸认真看了看。

    他识字,也看得懂图纸。

    大明的识字率还是挺高的,尤其是匠人,一些基本的字还是认得的。

    他看了半天,最后在青年们的殷切期盼下道:“我们可以造!”

    潘筠嘴角微翘道:“好,需要多长时间?”

    老工匠道:“一年。”

    潘筠道:“木料,还有两艘有折损的船,两个月内都会运到这里来,我要你半年内造出来。”

    老工匠皱眉:“造船是细致活,急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潘筠袖子里掏出两块金锭放在桌上,和那锭排在一起,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芒,胖乎乎的,好像会摄人心魄。

    潘筠道:“我知道,你们可以办到的,图纸,甚至更多的技术文本,我都可以给到你们,你们有不懂的技术,也可以问我,我能给你们找来的,都会给你们找,加之充足的木料。”

    青年们盯着桌上的金子,呼吸急促起来,凑上来低声催促:“老叔!”

    老工匠瞪了他们一眼,抬头看向潘筠,问道:“民间造的都是小船,像这样出海的大船都是找官营船厂造的,你找我们,就不怕我们卷了钱物跑了?”

    潘筠摇头: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就算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重生九零:万朝陪我长大 巫师秘旅 此间乐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转世 总裁,夫人又花你的钱养小鲜肉了 桑海鼎心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断刃行 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! 大佬十代单传,我为他一胎生四宝
相关推荐:
桑海鼎心 大佬十代单传,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坐忘长生 东京病恋女友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