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百九十章 看门狗 (8/14)

向窗外灰蒙蒙的夜幕,“只是不晓得我大骊读书人,会不会一夜之间,就变成了当年最痛恨的读书人呢?”

    京师花木最古者,有关家书屋外的青桐,韩家的藤花,报国寺的牡丹。

    关老爷子这些年经常对着自家青桐树上的蛀孔而叹息,有那子孙建议,既然老祖宗如此爱惜青桐,可以请那山上神仙施展术法,结果被关老爷子骂了个狗血淋头,一口一个不肖子孙。唯有嫡玄孙关翳然,与关老爷子一起欣赏青桐,一番言语之后,才让老人稍稍释怀几分。

    对着窗外夜幕,老人喟叹一声,“只希望切莫如此啊。读书人还是要讲一讲文人意气和书生风骨的。”

    言不过其实,语语有实用,行不过其法,句句莫空谈。

    关老爷子突然放下书,起身道:“速速备车早朝去!”

    门外老仆提醒道:“老爷先换身官服?”

    老爷子大笑道:“穿个屁朝服,老夫今儿要在大骊史书上留下一笔,春嘉六年开春,吏部尚书某某某,老来多健忘,身穿儒衫参加早朝,于礼大不合,被拦阻门外,春寒料峭,老尚书孤苦伶仃,在门外冻若鹌鹑,哈哈哈,有趣有趣……”

    老仆补了一句,“老爷那就袖里藏些吃食?挨冻是自找的,挨饿就免了吧。饥寒交迫,老爷你这把身子骨,真扛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老爷子嘿嘿而笑,“妙也!”

    一位青衫老儒士站在大骊京城的墙头上。

    身后是灯火依稀亮起的大骊京城,眼前是许多等待京城的各色人,各地商贾,游学士子,江湖武夫,夹杂其中的山上修士……

    国师崔瀺回头望一眼城内灯火处,自他担任国师以来,这座京城,无论白昼,百余年来,灯火便不曾断绝一瞬,一城之内,总有那么一盏灯火亮着。

    要归功于富贵人家的灯火辉煌,大小道观寺庙的长明灯,深夜点灯寒窗苦读的陋巷士子……

    崔瀺转过头,望向城外,有那搓手呵气取暖的商贾,有那蜷缩在车上打盹的,有那相约同行游历大骊京城的外乡书生,随着天渐明,走下雇佣的马车,一起对着城头指指点点,还有富贵人家的车马,一些稚童被吵醒后,嚷着憋不住了,让妇人家眷们揪心不已。

    崔瀺独自站在城头上,大骊巡游城头的士卒,铁甲铮铮作响,来到国师身后又远去。

    崔瀺希望每一个入城之人,尤其是那些年轻人,入城之前,眼睛里都能够带着光亮。

    志向,野心,玉望。

    钱财,富贵,功名,美人,醇酒,机缘。

    各凭本事,我大骊京城应有尽有,诸君自取!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刘羡阳再次悄无声息从南婆娑洲返回家乡,这一次是留下就不走了,因为在神秀山祖师堂,因为龙泉剑宗是在阮邛手上开宗立派,所以并未悬挂祖宗挂像,刘羡阳只需烧香。

    龙泉剑宗没有兴师动众地举办开峰仪式,一切从简,连半个娘家的风雪庙都没有打招呼。

    又不是那个想钱想疯了的披云山。

    阮邛就只是将北边的徐小桥和谢灵喊回山头,拉上董谷这几位最早的嫡传弟子,一起吃了顿家常饭。

    阮邛,阮秀,董谷,徐小桥,谢灵,刘羡阳,就六位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基因科技之生物人 龙象镇狱诀 战国之风起云涌 重生:追回我的宝藏女孩 快穿之娇妻轻点宠 隔壁童养媳上岸日常 灵异事件报告 重生之皇后来袭 我的巾帼营 下山即无敌,天下任我行
相关推荐:
龙象镇狱诀 我的巾帼营 假孕成真,阴鸷反派求放过 玄幻:徒弟给力,为师打爆仙帝! 御灵大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