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六十五章 道不同者难为谋 (1/5)

      虞允文与赵构不同。

    他对于刘淮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。

    这厮从来都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,不怕事闹大,就怕事不大的悍匪式人物。

    当日宋军诸将还都在江南被动挨打,防御金军进攻的时候,刘淮就已经准备率军掏完颜亮大军的后路了。

    这种人物,哪里能以常理度之?

    也因此,虞允文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放走完颜亮的罪魁祸首,肯定是刘淮刘大郎没得跑。

    而虞允文抵达驿站,见到刘淮之后,瞬间就更加确定了之前的想法,因为驿站中的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,似乎马上就要离开了。

    刘淮靠在立柱上,正笑眯眯的听着朱熹与辛弃疾的争执。

    这两人在真正历史上,关系在一开始同样有些紧张。

    原因同样很简单,因为朱熹属于主战派中的稳健派,期望万事俱备之后,一次性的打个大胜仗,彻底收复失地。

    如果拿古事作比,那就是希望诸葛亮将六出祁山变成积蓄力量,一出祁山,一战定乾坤,百姓还能少受一点苦。

    但包括虞允文与辛弃疾在内的大部分主战派都是激进派,他们是上过战场的,也是精通政治的,他们很明白,如果不一直北伐,那么那个万事俱备的局面就永远不会出现。

    再加上辛弃疾属于盖棺定论的孝宗朝‘幸进’北人,朱熹等理学派最讨厌这种人,所以两人关系堪称冷淡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的改变,则来自于二十年后的南岩之会,当时朱熹罢官,辛弃疾委婉表示了和解的态度。

    随后两人的关系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辛弃疾与周边的理学士人交流越来越多,在晚年的诗词中更是有《水调歌头·题吴子似县尉瑱山经德堂》这种完整‘说理’的诗词出现。

    到了朱熹病逝之后,辛弃疾更是给了朱熹“所不朽者,垂万世名。孰谓公死,凛凛犹生!”的高度评价。

    现在,朱熹与辛弃疾之间的争执,恰恰也是稳健派与激进派之争,更是是理学与道学之争。

    当然,两人在此时都很年轻,除了政治立场站的很稳,学术上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宗师,却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。

    朱熹师承刘子羽兄弟不假,辛弃疾也是守业于北地大儒刘瞻。肚子里都是有货的,一旦开始唇枪舌剑,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。

    刘淮其实听不太懂这二人的辩论,自然科学与社科文学方面,刘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还能挥斥方遒一二,但是理学与道学之争,他就真的不明白了。

    但刘淮有个爱好,或者说恶趣味,他喜欢将如今发生的事情与历史作强行复刻,有种参与进历史的感觉。

    给辛弃疾他自己未来会写的诗词是这个原因;让完颜亮与完颜元宜君臣相得也是这个原因;开了个头,看朱熹与辛弃疾争论学术同样是这个原因。

    见到虞允文怒气冲冲的抵达,刘淮起身,没有再管朱、辛二人,引着虞允文来到了驿站大堂。

    “虞相公,有什么问题就问吧,我今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”刘淮给虞允文斟了一盏茶,微笑说道。

    虞允文板着脸,饮了一口茶之后重重将茶盏扔到地上:“刘飞虎,你这胆大包天之徒,竟然敢劫走金主!你还把朝廷放在眼中吗?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逃荒!农门极品老太旺全家 全家炮灰偷听我心声,杀疯了 修仙归来,我于人间全无敌 战锤:零号原体 旧爱新欢 神帝出狱:纵横三界夜天尊 纸人抬棺 九月珠海那年雪在飘 洪荒: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阎浮武事
相关推荐:
逃荒!农门极品老太旺全家 全家炮灰偷听我心声,杀疯了 修仙归来,我于人间全无敌 旧爱新欢 阎浮武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