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64章 转心瓶 (2/3)
; 而且现在看,可能就是个轴承的事儿,在当时想要实现这种套瓶可是很难的。
首先外瓶的大面积镂雕,就会增加不确定性。瓷器烧好前就是一堆泥,玩过泥巴的都知道,做的东西越大越容易塌,更别说在外部大面积镂雕。
其次,要想内瓶能够转动,需要在外瓶底部制作一个鸡心状的钮,再把内瓶的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,这钮和槽要绝对吻合,才能顺畅转动。
想要做好一个转心瓶,器形不是关键,更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是瓷器干燥烧造时的收缩率,一旦钮和槽不吻合,那前面的消耗和辛苦也就全部白费,所以每一个转心瓶都是百里挑一,成品率极低。
据史料记载,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里,也就乾隆八年、十一年、十二年、十八年及二十二年这几年有过转心瓶的烧造记录。
目前,全世界也就300件转心瓶。
这么复杂的工艺,这么稀有的数量造就了转心瓶无比昂贵的市场价格。
当时唐师傅教齐鸣的时候,就曾感慨过<瓷器贵,最贵莫过转心瓶。>
这话还真不是老人家信口胡说,目前全世界有记录的最贵一件瓷器,就是一件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,2010年的时候,那瓶子就被拍出5.5亿华夏币的天价。
齐鸣手上这件,高60多厘米,口径10厘米左右,足径20多厘米,在转心瓶里也算是大件。
这瓶的外瓶瓶口瓶底都是黄釉,瓶身中段则是青釉,并且大面积雕鱼藻纹饰。瓶身前后各有一个开窗。
内瓶则是雕刻了青鱼,红鲤,白鲢,鲫鱼等七八种鱼类,转动内瓶,透过开窗,就能观赏不同游鱼,不同图样,确实说得上一句巧夺天工。
鉴定完瓶身,齐鸣让林轩搭了把手,露出了瓶底,底部也果然和有村说的一样,是双框六字篆书的<大清乾隆年制>。
最后一步,齐鸣开动望气,绵绵的紫气喷涌,跟刚刚那九龙宝剑比,堪称一个天,一个地,这紫气,才配得上乾隆的排场。
而岁气,也确实到代。
没想到,这件东西,居然是真的乾隆款转心瓶,他稍稍回忆,在2021年时,就有一个差不多体量的东西,拍出了2.56亿的天价,这件要是上拍,怕是至少3亿。
难怪,这货今天没有搞小动作,也难怪这日本佬说不能运回国。这种东西进了国境,想再出来,那还真就难了。
“你来吧~”
齐鸣感慨着这日本佬的好运,将瓶子放回桌上,示意林轩上手。
“不用,你看的时候,我就看过了。而且瓷器上,我的眼力确实不如你。”林轩难得谦虚道。
“呵呵,林桑太谦虚了。”有村在一边捧了个臭脚,而后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齐鸣。之前在京城,齐鸣戳破他制假售假的事情,可是让他记忆犹新。
所以他才如此重视齐鸣的结论,这种级别的东西,要是有错,对他来说那也可以说是损失惨重。
齐鸣这会儿其实挺想编个假的,挑挑毛病,搞搞这小鬼子心态。但思索过后,还是放弃了。
倒不是觉得下作,单纯是真就是真,假就是假,不是他一张嘴就能变的。而且事后,有村肯定还是会再找人鉴定,自己就为了逞一时义气虚报结果,肯定也是得不偿失。
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