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22章 被盗的王侯墓 (2/4)
齐鸣倒吸了口凉气,再次打量起这人。这还真是狠人,佛头是十年起步,但这青铜器就是照着无期去的了。
犹豫了会儿,齐鸣才又问道”上三代的?“
李免摇了摇头,再开口这称谓就改了,很是自来熟的就把哥给叫上了。
“齐哥,您是行家,我也就不瞒你。上三代的是真没有,但掌眼的说了,那东西能到秦。“说完,双手虚抱,比划了个跟脚盆差不多大的圆道。
“东西的有这么大,品相杠杠滴。”
“你们这是搞了个秦墓?”
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齐鸣也就没打哑谜了,有啥问啥。
而李免则是再次摇了摇头
“汉的,喏,这东西就是里头搭的,算是我的一个分成。齐哥要是看得上的话,这玩意儿,可以拿去玩玩。”
说完,就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个小东西,递给了齐鸣。
齐鸣接过后,才发现,这是个玉握猪。
现代人常说,钱财都是身外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但在古代,可不这么想。
那时候讲究的是,死了也不能空手而去,所以从新石器时期开始,就有了往死者手里塞东西的习俗。
一开始是动物骨骼,贝壳,到后来则是牙齿,等到了汉,就变成了这种圆柱形的玉猪。
因为,在汉朝羊,代表了吉祥,猪代表了财富。往死者手里塞猪,一种说法是求乞死后也能掌握财富,同时庇佑子孙,越生越多,家家发财。
另一种说法,则就玄乎了些。在《周易》里,猪象征了北斗星。北斗星自古就有定位指引的作用。
古人认为死亡就是灵魂离体,游离在外。
所以给死者口含玉蝉,手握玉猪,就是希望他死后的灵魂能借着玉猪的定位,魂归躯壳,有朝一日也能如蝉一样破土重生。
不管是哪种原因,握猪的习俗,在两汉时期,极其普遍,普通人没钱,就握泥土或滑石做的陶猪或石猪。而地位高的,则会握玉猪。
齐鸣这会儿手心拖着这东西,感觉有点晦气。按这兔子的说法,这东西应该是刚从死人手心拿出来没多久。
晦气归晦气,但东西确实是好东西。
整只玉猪长有10厘米,宽高都在2厘米的样子,长身、长吻、尖耳,屈肢俯卧,体态肥壮,憨态可掬。
雕工也是标准的汉八刀的技法,采用了浅浮雕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技法,线条流畅优美,栩栩如生。
东汉和西汉的玉猪风格完全迥异,很好辨认。西汉风格写实,就是照着真猪的样子雕,而东汉则仅仅是形似,光从造型风格来看这还是件西汉的玉猪。
更关键的是这玉质,这是正儿八经的黄玉。
按照礼制,这种黄玉非王侯不可用,这要真是他们这次的收获之一,那怕是有某个汉代王侯的墓葬遭了毒手。
“怎么样?齐哥,东西没问题吧。”
李免看齐鸣摩梭了一阵,只当他是爱不释手呢,立刻趁热打铁的上前问道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