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三百一十五章 加强皇权,弘历逼得士绅怀念大明! (1/4)

      刘统勋和黄祐便忙带着众名士来咸安门外迎接弘历。

    “给四爷请安!”

    “罢了!”

    弘历在这些人行礼后,就抬了抬手,然后步入了咸安门内,往咸安宫来。

    刘统勋和黄祐等跟了来。

    宫内设了多个小间,每间按学科门类分成了儒学组、算学组、史学组、药学组、农学组等。

    每组都有名士在负责编纂该学科的高阶教材,目的在于完善对八旗子弟的体系化和专业化教育。

    八旗子弟属于大清的贵族阶层。

    弘历能说服雍正支持自己筹建京师大学堂的原因就是:雍正同意对八旗子弟的汉化教育定一个统一的标准,进而加强皇权对贵族阶层的控制,避免贵族阶层和儒学为主的士族阶层合二为一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弘历筹建京师大学堂,就是要让八旗子弟接受多个学科的汉学教育,而不再只限于儒学。

    只是,标准都固定化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文科方面,自然难免会有禁锢八旗子弟思想的弊端。

    理科还好,因为理科有统一的答案,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。

    但政治嘛,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特别是对旨在加强对贵族阶层的控制的雍正和弘历而言,加强对八旗子弟的教育,只是为了让他们更加积极勇敢的为帝国交血税,又不是真让八旗子弟各个有独立且自由的意识。

    再说,八旗子弟也没有资格在大清谈什么独立自由。

    因为,他们享受着大清给他们的特权和铁杆庄稼,骑在大多数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,且不只是骑在汉人百姓的头上。

    所以,他们真要讲独立和自由,那就该出籍,自己去挣钱去从零开始的奋斗,而不能一边享受着大清皇帝赋予的各种特权,一边要求不被操控。

    民籍汉人可以只学儒学,乃至能够选择不同的儒学流派,那是因为,他们大多数不用朝廷出钱供给他们免费教育。

    当然!

    实际上,读得起书的民籍汉人也谈不上独立且自由,毕竟他们的教育支出主要是由宗族和家里掌权的士绅承担。

    这些士绅只愿意教程朱理学。

    一来他们推崇和擅长这个,二来科举迫使他们必须只重视这个。

    而现在的大清朝,自然还没到废科举乃或者改良科举的时候。

    毕竟,很多底层汉人就指着这个跨越阶级呢。

    虽然成功率很低,但目前就这个最合适,也最被人接受且最公平。

    因为,在许多教育资源匮乏的乡间,只有儒学教材普及到,也只有会教四书五经的人才。

    现在大清朝廷只能承担对八旗子弟的教育支出,也就只能先改变对八旗子弟的教育模式。

    而且,能够改变,还是在雍正进行大清洗后才能进行的。

    不然,早就有八旗自己的守旧者站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你都重生了,还要吃软饭? 一首无赖,我在披荆斩棘乱杀 万古第一剑 全球异能:开局觉醒紫霄神雷 对弈江山 灭族之夜,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醉仙葫 综漫: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我在赛博朋克创世纪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
相关推荐:
万古第一剑 对弈江山 醉仙葫 综漫: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